在宋家庄八卦小组组长苦婆子看来,最近的宋家人有些怪。男人们两人一组,披星戴月挑着担子走,又披星戴月挑着担子回。
老宋家的女人也是神神秘秘,一大早就雇了牛车走,半下午大包小包地回。
于是乎,村口的大槐树下,众人议论纷纷。
宋喜雨他们的牛车刚进村,就乌央乌央围上一群人。
“喜金娘,你们这天天起早贪黑的,干什么去了?”
“喜才娘,你们妯娌几个到哪发财了?要是有路子,咱乡里乡亲的,想着拉扯我们一把哈!”
苦婆子仗着身高,甚至想揭开木桶盖子看一看。
宋喜雨恶作剧顺势打开木桶,一股刺鼻的臭味顿时四散。
“哎妈呀,猪大肠,滂臭!”
“我说你们老宋家人怎么还吃这玩意呢?”
宋喜雨止不住笑:“闻着臭吃着香啊!”
她高声说:“大娘大婶子,我家琢磨了一个新吃食,叫卤味!你们哪天闻着香味馋不行了,就来买!咱一个村的,四文一竹筒!”
目送着宋家的牛车走远,八卦小组所有成员面面相觑:啥?这臭烘烘的东西,宋家拿来做买卖啦?
宋家人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们正在闷声发大财。
食为天酒楼已经要求提高送货量,一天需要一百二十斤。
西街摊子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天天都有回头客抻着脖子盼着小吃车早早来。
宋家的爷们尝到了开发大客户的甜头,在富户区挨家挨户上门推销,每天差不多有二十家预定,这一块,每天就能卖出去八十多斤。
爷几个还不惜气力,跑到临近的建平县、安凌县、宁源县,也挖掘到了像食为天酒楼这样的总代理。
几个半大小子也挣钱红了眼,在大伯的耳提面命下,天天默念着“振兴宋家,人人有责”的口号,挑着担,走村串户,一天也不少卖。
宋喜雨粗略算了算,现在家里卤味这一项,一天的收入就有十两多!
看着每天家人喜气洋洋,但的确累得精疲力尽,宋喜雨万分心疼。
自己空间里好多好多的资源还没有利用呢,把家人累垮了这可不行。
于是爷去找了柳木匠:“老哥,反正现在你的生意也不是旺季,让大山和大河跟我们卖卤味怎么样?要么一天我给二十文工钱,要么你们二十四文在我家拿货,出去一竹筒就卖五文钱!”
“真的?”柳大妈瞬间眼睛就亮了,家里多几个进项,就能早点盖个房子。大山大河也腼腆地点头:“干,我们干!”
奶去找了秋生奶:“老姐妹,让秋生到我家干吧,帮着往邻县送货,一天一个来回,给三十文,还管两顿饭!还有你,你要是不嫌弃,和秋生他姐桃子都来帮着洗猪下水,一天二十文,也管两顿饭!”
秋生奶使劲儿拉着奶的手,呜呜直哭:“大妹子,这多好的事儿啊,你还想着我!这又有钱挣,又有饭吃,真是解决我家的大难题啦!”
村长家是爹去的,还带去了两竹筒的卤味。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可能不答应。村长媳妇、村长的俩闺女都来帮着洗猪下水。一个个都乐得什么似的。三个人,一天就六十文,壮劳力去打短工也没有这个价啊!这宋家人做事,就是能熨帖到心坎里。
更深夜静,宋喜雨把家里家外现有的人手重新做了一下调整:
爹负责建平县的送货;
二伯负责安凌县的送货;
喜金堂哥和秋生负责宁源县的送货;
喜才堂哥负责食为天酒楼和富户区的送货;
大伯带着大哥、喜银堂哥、柳大山、柳大河化身流动小分队分别深入各个村屯;
奶组织村长媳妇、村长俩闺女、秋生奶、柳大妈他们每天清洗猪下水;
大伯母和二伯母负责小吃车;
春来堂嫂和桃子负责家里中午晚上的两顿饭;
宋喜雨自己和娘带着两位堂姐负责面摊。
对,宋家在小吃车旁边,又摆了个小面摊。
这也是宋喜雨的新点子。
一开始是让柳木匠做了两张桌子,方便买卤味的人有个地方吃。后来就觉得,煮碗面,把卤味当浇头,这口味也是相当的炸裂。
奶、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娘这巾帼四人组,结合宋喜雨的建议,分别推出炒面、炸酱面、茄子肉丁面、卤汁拌面,特别是西红柿打卤面,多多地添点汤,再来一勺辣椒酱,酸酸辣辣,老过瘾了,一碗下肚,上下通气,大汗淋漓。
熟食制作点那边,大姑父一天天在好转,表姐黄玉美和表弟黄承栋也成为业务骨干。芳儿和朵儿两位堂姐,现在就变成面摊的绝对主力,揉面、擀面、煮面、做卤子、端面、收拾桌子,活儿干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这面就是现代无处不在的拉面。
抻面需要臂力,宋喜雨去人牙子那里买了个人。
老丁,三十四岁,在大户人家做过厨子,主家犯事,他也被发卖了。宋喜雨二两银子先斩后奏买了回来,签的死契。住在爷在后院搭的草棚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逃荒创业女汉子一言不合就开干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