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二队的这四人,则负责最终的第四次检测。
一共四道筛子。
“好。告诉他们,动作要快。我们没多少时间去等。”
敲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吕卿良立刻行动了起来。
每当这个时候,陆铭就总是会感叹于吕卿良的能力和重要性。
虽然在案件调查之中,吕卿良往往提不出什么重要的,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看似对于推进案件调查毫无帮助,但陆铭能深刻的体会到,如果没有了吕卿良,己方就算有再好的调查方案,也根本推进不下去。
就像此刻,联络社会公司,统筹近万人的信息分析与检索团队,制定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标准与分工,这一整套麻烦复杂到极点的工作,自己和张定山、何薇三人所需要做的,却仅仅只是提出要求而已。
动动嘴皮子,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吕卿良就会将一切都搞定。
这一次,吕卿良同样没有让几人失望。
仅仅两天时间而已,所有事情便全部搞定,人员各自调拨到位。信息来源方面,吕卿良也敲定了与各个政府部门、各个互联网信息中心、档案中心的信息调阅权限。
超算与人工智能方面,吕卿良也敲定了与一家商业超算公司的合作事宜。
负责第一次信息筛选的超算程序,将会运行在这一台超算之中,并将初步筛选之后的信息分发出去。
这一整套庞大严密的工作体系,在如同海啸一般的巨量信息涌入之后,立刻便进入到了紧张的工作状态。
毫无疑问的一点是,能最终通过四道筛选程序,最终呈送到行动二队四人面前的资料,都是具备一定嫌疑的。
陆铭原以为能最终呈送到自己手里的资料可能不会太多,但这一套体系刚开始运转,他就察觉到自己错了。
就算有足足四道程序,呈送到自己手中的信息与数据,同样堪称海量。
编号6913区域,36年前,曾经有大量的保温材料输入,但大数据统计发现,该时间段内保温材料的消耗与输入有一定差距。
编号区域,35年前,某地区地貌发生了一定改变。但地质资料显示,该时间段内,该区域内并没有类似山洪、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难。
编号区域,39年前,有大量施工人员曾经向某区域汇聚,但该地区并未有任何大型建筑建造。
编号1156区域……
这些信息很显然全都具备一定的嫌疑。但它们全都是无法通过只看资料来确认或者排除的,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实地调查才能有结论。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种类型的信息,太多了。
以当前带宽计算,来自各政府部门档案中心、数据中心的,经过了本部门初步筛选,然后传送向第一道人工智能筛选关卡的信息,大约需要10天时间才能传送完毕。
而,就在这第一天,呈送到行动二队四人手中,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的线索,就超过了一千件。
且,这些都是发生在三十多年前的事情。想要调查,难度很高。不是一个人随便走访询问一下就能查清楚的。
至少也要一个调查小组,调查走访个几天时间,还不一定能查出真相。
说到底,还是己方设置的筛选标准太过宽松,才造成了有如此众多的线索通过筛选。
但……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己方掌握的,有关末日组织的信息太少,根本不可能制定出足够严密完善的筛选标准与体系。
几人同时意识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就算己方每个人都能分出一千个化身,也完全不足以面对如此海量的线索调查需求。
会议室之中,四人再一次聚在了一起。而此刻,每个人身后都积存了至少数百个待调查线索。
积存的待调查线索多了,几人反而不着急了。反正就算着急,也没有用处。
“怎么办?”
吕卿良问出了这个每个人都想问的问题。
张定山神色凝重,默然无语。何薇则看向了陆铭。
“陆铭,到你出马的时候了。”
“我能有什么办法。”
陆铭苦笑了起来:“除了真调集个几万名治安员去一件一件核实调查,别的还能怎么做?”
这确实是唯一的办法。但几人心中都清楚,这不具备可行性。
如果真有足够重大的事件,足够合理与必需的理由,调集几万名治安员去参与一次案件的调查,并不是不可能。
但关键问题在于,此刻己方并没有足够的理由,也看不出这样做的必要性。上级必定会驳回这个方案。
世界末日这件事情固然重大,但现在,它还仅仅是一个预言而已,一个没有任何实证支撑的预言。
而己方的调查方向,也只是属于大海捞针,希望渺茫。
再加上这个方案,对于现实世界的冲击太过巨大,所造成的影响也太过巨大。
几万名治安员被抽调走,现实世界的治安谁来管理?犯人还抓不抓了?还巡逻不巡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