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老君观
半年光阴,在翠屏山的风雨云雾中,如同山涧清溪,潺潺流过,洗去了征尘,沉淀了心绪。
老君观依旧是那座老君观。青苔依旧爬满了石阶,古松依旧虬枝盘曲,殿檐下的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越的声响。
不同的是,观前那方小小的药圃,被宋璐打理得生机勃勃,灵植吐翠,花果飘香。殿内九爷的牌位前,香火不绝,贡品常新。
我的道袍洗得发白,每日晨昏定省,诵经打坐,梳理着灵魂深处那枚赦令核心。裂痕依旧,却不再冰冷刺骨,反而像大树的年轮,记录着过往的风霜,沉淀着守护的意志。
龙泪明珠的残片被我小心地供奉在三清神像前,偶尔在月华如水之夜,会散发出微弱的暖光,仿佛陈龙在遥远的归墟投来温柔的注视。
宋璐的变化最大,眉眼间的稚气褪去,多了几分沉静与温婉。
她的小六壬愈发精熟,观中琐事、附近乡邻的小灾小病,常能被她三枚铜钱算个八九不离十。更多的时候,她喜欢坐在观后的老松树下,对着我誊抄的《云笈七签》和各种符箓图谱,一笔一划地临摹、钻研。
她的字终于不再歪歪扭扭,渐渐有了筋骨,画出的符箓,也隐隐有了灵光流转。每当此时,赦令核心便会传来一丝极细微的、如同清泉流淌般的温和共鸣。
期间,花喜鹊来过几次,每次都扛着几坛烈酒,嚷嚷着要把我灌醉。
微尘师叔在龙虎山静养,托人捎来一封亲笔信,字迹虚浮透着暖意,叮嘱我莫要荒废了功课,他的身体好了很多,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行动自如。
宋长江和巴瑶带着孩子来过一次,他们现在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倒是有滋有味。
老海狗带着几个捞海帮的兄弟,送来几筐咸鱼海货,在观里住了两晚,讲了许多东海的新鲜事,说那归墟海眼平静如镜,常有祥瑞之象。
岁月静好,仿佛归墟的血火与牺牲,已是前尘旧梦。
又一年桂子飘香时,翠屏山老君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山道上,车马络绎不绝。龙虎山的微光师叔亲自来了,还有守静真人和几位亲近弟子,那紫金道袍与掌教威仪,已让小小的翠屏山蓬荜生辉。
武当、青城、崂山、阁皂等正一各脉,茅山、天心等友派,皆遣了高功或得意弟子前来观礼。
花喜鹊一身崭新的黑色劲装,双眼精光四射,正吆喝着几个捞海帮的兄弟在观前空地上架起巨大的烤架,上面烤着一头金黄油亮的全羊,香气四溢。
宋长江和四海哥里里外外的忙和,脸上挂着抑制不住的笑容。
老海狗则蹲在石阶上,叼着旱烟袋,笑眯眯地看着一群水师来的年轻后生帮忙布置桌椅。
最让人惊喜的,是微尘道长竟然也来了!
蜡黄的脸上虽然依旧没什么血色,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带着欣慰的笑意。
他坚持要坐在正殿门口,说这里离三清近,看得清。
宋璐被几位相熟的女冠簇拥在偏殿梳妆。我身着玄色镶红边的道婚礼服,站在正殿三清神像前,心跳得有些快。
赦令核心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不同寻常的喜悦,微微散发着温润的白光,不再冰冷,反而像一块暖玉。
“吉时到——!”
随着守静真人清越的声音响起,喧闹的观前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向偏殿门口。
只见宋璐身着同款玄色镶红边的道婚礼服,头戴一顶小巧精致的金丝花冠,冠前垂下一道薄如蝉翼的轻纱。
在两位女冠的搀扶下,她莲步轻移,缓缓走出。薄纱下,隐约可见她清丽的脸庞,双颊染着动人的红晕,眼眸低垂,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颤。那一刻,赦令核心的跳动,仿佛与我的心跳彻底同步。
她走到我身边,与我并肩而立,面向三清。轻纱被微光师叔身旁的一位女冠轻轻挑起,露出宋璐含羞带怯、却洋溢着幸福光彩的容颜。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微光师叔作为主婚高功,肃立三清像前,声音庄重而慈和:“大道无名,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然阴阳和合,乃生万物。今日,弟子陈长生、宋璐,禀三清道祖,告天地神明,于翠屏山老君观,结为道侣。”
他展开一卷以蚕丝织就、用金粉书写的婚书:
“一纸婚书,上表天庭,下鸣地府,当上奏九霄诸天祖师见证。若负佳人,便是欺天,欺天之罪,身死道消!佳人负卿,便是违天,三界除名,永无轮回!”
他诵读婚书誓词,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玉坠地,回响在寂静的观中。我和宋璐同时肃然稽首:“弟子谨遵道誓,永不相负!”
接着是“换帖”。
我取出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上面以微雕之法刻着老君观的山形和一道简化的赦令符文,递与宋璐。宋璐则取出一方玄色锦帕,帕角绣着一枚栩栩如生、灵光隐隐的简化八卦符,轻轻放在我掌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