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的江风卷起他破旧的衣角。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农,此刻却如同定海神针,屹立于船头,以一人之身,担起了山河社稷之重。
浑浊的江水在船身两侧翻涌,如同母亲河流出的脓血。
船舱内,油灯昏黄,映照着“山河主”那张布满风霜、如同老农般的脸庞。
他盘膝坐在角落的蒲团上,赤足沾着些许江水泥渍,腰间褪色的葫芦和铜绿罗盘安静悬挂。
面对微光真人与守静真人探寻的目光,以及刘小玲掩饰不住的好奇,他沉默片刻,终于用那带着浓重乡音、如同砂石摩擦的低沉嗓音,缓缓道出那尘封于山河社稷之下的秘辛。
“吾名已忘,道号早弃。‘山河主’,非名非号,乃一‘契’,一‘责’。”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船舱,望向了亘古的岁月,“其源,可溯至禹王导九河、定九州之时。”
“昔年洪水滔天,非止天灾,更有九幽邪物借水势侵扰人间。禹王铸九鼎,非独镇天下气运,亦为封镇九幽门户。
然九鼎乃死物,需有‘活契’与之相连,代代相承,以人心合天心,以人魂系地脉,方能维系封印,调和九州风水龙气,使其不为邪祟所趁,亦不因王朝更迭而崩坏。”
他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布满铜绿的罗盘:“吾之师承,便是这‘山河之契’的守护者。非道非佛,非巫非儒。无名无派,只尊‘社稷’二字。
每一代‘山河主’,皆由上一代于九州龙脉交汇之地寻得天生地养、灵根深种之人,以秘法传承‘社稷罗盘’与‘息壤葫芦’,并引其魂灵与九州龙脉核心订立生死之契。”
社稷为凭,山河为刃
“吾之力,非修而得,乃‘借’而来。”
“山河主”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宿命感,“借泰山之雄,可镇妖邪;借昆仑之魄,可定乾坤;借江河之势,可分浊浪;借厚土之德,可蕴生机。
这罗盘所指,非方位,乃地脉龙气之流转。这葫芦所盛,非酒水,乃取九州灵穴之‘地乳’,可续命,可疗伤,亦可为引。”
他看了一眼昏迷的我和花喜鹊:“予汝等之药,便是稀释万倍之‘地乳’,吊命续魂尚可,断肢重生、魂伤尽复却是妄想。真正的山河之力……”
他顿了顿,眼中那浑浊深处的山河虚影一闪而逝,“磅礴无匹,却也……沉重如山!凡人之躯,纵有契约为凭,亦如蝼蚁负山,妄动则有倾覆之危!”
九鼎为限,石化为劫
“此契之重,非仅在于‘借’力,更在于‘承’责!” “山河主”的语气陡然凝重,“吾身即九鼎封印之延伸,魂即九州龙气之锚点。
每一次引动超越凡俗、真正触及‘山河本源’之力,便如同在自身魂魄与这万里山河之间,强行架起一座巨桥!力量越强,引动范围越广,对自身之反噬便越重!”
他缓缓抬起自己那双布满老茧、骨节粗大的手。在昏黄的灯光下,微光真人和守静真人骇然发现,那古铜色的皮肤之下,竟隐隐透出一种不自然的、如同花岗岩般的灰白纹路!
尤其是指尖和掌心劳宫穴位置,那灰白之色更为明显,仿佛血肉正在缓慢地石化!
“此乃‘地脉同化’之劫。” “山河主”的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每一次全力出手,吾身便向‘山河’靠近一分。
血肉渐化石,魂灵渐归尘。直至彻底化为一尊镇守龙脉的‘社稷石像’!此乃契约之代价,亦是力量之樊笼!”
他看向微光真人,目光深邃:“故吾出手,非亡国灭种、龙脉倾覆之危,不可轻动。每一次出手,亦需慎之又慎,务求一击定鼎!
非吝惜己身,实因‘山河主’若过早石化,九鼎封印松动,九幽门户再现,其祸更烈百倍!吾之存在,本身便是最后的屏障与威慑。”
他最后的目光投向东方,那污秽与海洋的交界处:“明日入海口,‘九曲黄泉秽海吞龙阵’勾连九幽,其力足以污秽南龙,倾覆海疆,已触及社稷存亡之底线。
此乃吾出手之时。然阵势宏大,秽海无边,吾需借尔等之力布‘万里山河镇海图’,方能引动足够社稷龙气与之抗衡。破阵斩邪,涤荡污秽,仍需尔等戮力同心!”
船舱内一片死寂。油灯的火苗微微跳动,映照着众人脸上震撼、敬畏与沉甸甸的责任感。
“山河主”不再言语,闭目调息。那枚铜绿罗盘在他腰间,散发着微弱却亘古的气息。
有了“山河主”坐镇,如同定海神针,船上的气氛虽然依旧凝重,却少了那份绝望的压抑。他那看似普通的“地乳”药丸效力非凡,配合龙虎山和天心派的丹药,三日休整,效果显着。
花喜鹊身体素质强悍得惊人。在“地乳”和龙虎山特制壮骨续筋丹药的双重作用下,他断裂的筋骨竟已初步愈合!
虽然距离巅峰状态还差得远,剧烈的动作仍会带来剧痛,但至少恢复了基本的行动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