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如刀,刮过朔州城斑驳的城墙。萧景逸站在城楼上,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眯起眼睛望向南方——那里是帝都的方向,是他曾经距离一步之遥的皇位所在。
"殿下,风大。"身后传来低沉的声音。萧景逸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他的亲卫统领赵破虏。这个从军中底层一路拼杀上来的汉子,是他在北疆收服的第一个心腹。
"破虏,你说南边现在乱成什么样了?"萧景逸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赵破虏上前半步,粗糙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讽:"探子回报,三皇子登基才半年,各地就有七路诸侯举兵造反。江南的粮仓被焚,河西的军镇哗变,听说连帝都禁军中都有异动。"
萧景逸嘴角微微上扬,那是一个不带温度的笑容。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城墙垛口,指节处有一道淡淡的疤痕——那是三年前夺嫡之夜留下的印记。当时若不是老师许明远拼死相护,他早已命丧东宫。
"许先生到了吗?"萧景逸突然问道。
"刚到府邸,正等殿下回去议事。"
萧景逸转身下城,玄色大氅在身后翻卷如鹰翼。三年前他被贬到这苦寒之地时,只带了十二名亲卫。如今,朔州城内驻扎着他秘密训练的三千玄甲军,城外山谷中还藏着七千精锐。这些,都是他这三年来一点一滴积攒的力量。
府邸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许明远正在翻阅一叠密报,见萧景逸进来,立即起身行礼。这位年近五旬的谋士鬓角已经斑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隼。
"先生不必多礼。"萧景逸挥手示意,在案几前坐下,"南边情况如何?"
许明远捋了捋胡须:"比预想的还要糟。三皇子登基后大肆清洗旧臣,赋税加重,民怨沸腾。现在除了我们北疆,中原、江南、河西都有势力起兵。最值得注意的是河西节度使马洪,已经控制了三个州府,号称拥兵十万。"
"十万?"萧景逸轻笑一声,"虚张声势罢了。"
"确实如此,但也不可小觑。"许明远从袖中取出一卷地图铺开,"殿下请看,如今大夏已四分五裂。而我们——"他的手指点在朔州位置,"地处北疆,远离中原混战,正是养精蓄锐的好地方。"
萧景逸凝视地图,目光从朔州向北移动,停留在标注"云州"的位置:"云州现在由谁掌控?"
"云州刺史刘崇,是个庸才,手下不过两千守军。"许明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云州地处要冲,北通草原,南接中原,粮仓充盈,城墙坚固..."
"传令下去,"萧景逸突然打断他,声音低沉而坚决,"三日后出兵云州。"
许明远与赵破虏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单膝跪地:"遵命!"
三日后的黎明,朔州城门悄然开启。五千精锐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出发。萧景逸一身玄甲,胯下战马"乌云踏雪"喷着白气。他没有发表什么激昂的演说,只是简单地对集结的将士们点了点头。
"记住,云州百姓也是大夏子民。"这是他出发前唯一的命令。
行军途中,许明远策马靠近萧景逸:"殿下,探子来报,刘崇已经得知我们要攻打云州的消息。"
萧景逸眉头都没动一下:"谁泄露的?"
"应该是府中那个新来的厨子,已经处理了。"许明远低声道,"刘崇紧急向邻近州县求援,估计三日内援军就会到达。"
"三日..."萧景逸望向远处已经隐约可见的云州城墙,"足够了。"
当夜,萧景逸召集众将议事。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坚毅的面孔。这些都是他这三年来精心培养的将领,有出身寒门的赵破虏,有被朝廷排挤的将门之后李崇义,甚至还有归顺的草原部落首领阿古达木。
"刘崇以为我们会强攻城门,"萧景逸指着沙盘道,"所以他把主力都调到了南门。但云州城有个弱点——"他的手指移到城西一处,"这里城墙去年被洪水冲垮过一段,虽然修补了,但根基不稳。"
赵破虏眼睛一亮:"殿下是说..."
"明日丑时,阿古达木率五百骑兵在南门佯攻。破虏带两千精锐埋伏在西城墙外,待南门战起,立即破墙而入。"萧景逸的目光扫过众人,"记住,入城后不得扰民,违者军法处置!"
次日丑时,战斗如期打响。阿古达木的骑兵如幽灵般出现在南门外,箭雨倾泻而下。守军慌忙应战,果然将大部分兵力调往南门。
与此同时,赵破虏率领的突击队已经悄无声息地接近西城墙。士兵们用浸湿的毛毯包裹锤斧,沉闷的撞击声被风声掩盖。正如萧景逸所料,修补过的城墙经不起猛烈撞击,不到半个时辰就轰然倒塌。
"杀!"赵破虏一马当先冲入缺口。玄甲军如潮水般涌入云州城,迅速控制了西门附近的街道和武库。
当刘崇得知西门被破时,为时已晚。他匆忙组织亲兵试图突围,却在北门被李崇义截住。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年轻将领此刻如出鞘利剑,三招之内就将刘崇挑落马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逆流沙》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逆流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逆流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