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姜琳每天为良妃按摩穴位,指导呼吸练习,并悄悄改良了太医开的药方——她不敢直接改动,但会建议良妃在某些时辰服用,以发挥最佳效果。她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中医的结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妃的症状明显减轻,甚至能在庭院中散步小半个时辰了。
"琳丫头,来陪我说话。"一天下午,良妃招呼姜琳到榻前,"整日躺着,骨头都要酥了。"
姜琳乖巧地坐到脚踏上:"娘娘想聊什么?"
"说说你吧。"良妃的目光温柔却洞察,"你绝非普通商贾之女,究竟从何处学来这些医术?"
姜琳心头一紧,正欲辩解,良妃却轻轻摆手:"不想说便不说罢。这深宫里头,谁没有些秘密呢?我只看你心地纯善,医术高明,这就够了。"
"多谢娘娘体谅。"姜琳松了口气,犹豫片刻,鼓起勇气问道,"娘娘可否也跟民女说说...八阿哥的事?"
良妃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了然:"你对他有兴趣?"
"不、不是!"姜琳脸颊发热,"只是...八阿哥救了民女,民女想多了解恩人一些..."
良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显然不信这番说辞,但还是缓缓开口:"禩儿啊...从小就是个特别的孩子。"
她望向窗外,仿佛看见了过去:"他出生时我不受宠,皇上甚至很少来看他。其他皇子都有生母护着,他却总是一个人...记得他六岁那年冬天,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我跪在乾清宫外一整夜,求皇上派太医来看他..."
姜琳心头一颤,想象着小胤禩孤独躺在床上的样子。
"后来呢?"她轻声问。
"后来皇上知道了,不但派了太医,还亲自来看望。"良妃嘴角浮现温柔的笑意,"那是禩儿第一次感受到父爱。从那天起,他就立志要做最优秀的皇子,让皇上以他为傲。"
姜琳想起历史上胤禩"八贤王"的称号——他确实是所有皇子中最勤奋、最得人心的一位。
"他做到了。"姜琳轻声说。
良妃点点头,眼中满是骄傲:"他读书过目不忘,骑射也不输人。更重要的是,他待人以诚,从不因身份看不起下人。可是..."她的声音低沉下来,"在这皇宫里,善良反而成了弱点。"
姜琳明白她指的是什么——九龙夺嫡的残酷,历史上最终胜出的是冷硬如铁的四阿哥胤禛,而非广结善缘的胤禩。
"娘娘别担心,八阿哥有您这样的母亲,是他的福气。"姜琳安慰道,"您的健康对他最重要。"
良妃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现在,还有你关心他。"
姜琳心跳漏了一拍,急忙低头掩饰脸上的红晕。
五日后,胤禩再次来到景阳宫请安。看到母亲气色明显好转,能在花园中散步时,他眼中的惊喜藏也藏不住。
"母妃看起来好多了。"他扶着良妃在亭中坐下,"太医换了新方子?"
"还是原来的药,只是姜丫头教了我些新吃法。"良妃笑道,"这丫头可真是个小福星。"
胤禩看向站在一旁的姜琳,目光中的审视已被感激取代:"多谢姜姑娘。"
"民女不敢当。"姜琳低头行礼,"是娘娘洪福齐天。"
良妃看看儿子,又看看姜琳,忽然说道:"我有些乏了,先回屋歇息。禩儿,你带姜丫头去御花园走走吧,老闷在屋里也不好。"
胤禩略显尴尬,但还是应允。于是姜琳跟着他离开了景阳宫,前往御花园。这是她第一次有机会真正游览紫禁城的后花园,心情既紧张又兴奋。
"我母妃很喜欢你。"走在花径上,胤禩突然开口,"她说你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心思细腻。"
姜琳不知如何回应,只好说:"良妃娘娘待民女极好。"
"你治好了她的顽疾,我该谢你。"胤禩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姜琳抬头,对上他清亮的眼睛。阳光下,胤禩的侧脸线条柔和而俊朗,与历史上那个悲剧性的"八贤王"形象重叠在一起。她突然有种冲动,想告诉他关于未来的事,想警告他即将到来的风暴...
"民女别无他求,只愿能继续侍奉良妃娘娘。"她最终说道。
胤禩似乎有些意外:"就这样?"
"就这样。"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你确实与众不同。寻常人有机会向我讨赏,不是要金银就是要官职。"
"那些东西...对我来说意义不大。"姜琳轻声说。这是实话——对一个可能随时穿越回去的现代人来说,清朝的财富地位确实毫无意义。
胤禩正欲再说什么,一个冷峻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八弟,好雅兴啊。"
姜琳回头,看见一个身着藏青色长袍的男子站在不远处。他约莫二十七八岁,面容冷峻,眉宇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与胤禩的温润如玉形成鲜明对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综影视:过分觊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综影视:过分觊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