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安接过参片,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参片质地,坚硬而实在。他的眉头微微一皱,流露出些许疑惑。按照常理来说,官员们早起上朝,府里通常都会准备一些清淡的吃食,以备不时之需。然而,李环却没有准备早饭,这实在有些奇怪。
“哈哈,张大人是头回进殿面圣吧?”李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笑声里带着几分了然,“早朝要从卯时开到辰时,足足一个时辰。若是吃了早饭,粥饭在肚子里沉着,万一在殿上想方便,那可不是憋得难受?再说现在早晚凉,风里带着寒气,这参片不光顶饿,还能御些寒气,一举两得。”
张希安听着觉得在理,点点头把参片含进嘴里。淡淡的甘苦味在舌尖散开,慢慢顺着喉咙滑下去,不过片刻,就觉得身子里多了点暖意,连早起的昏沉都散了些。他跟着李环出了院门,门口的马车早已备好——黑色的车帘垂得严实,车辕上裹着防滑的棉垫,车轮上还沾着些晨露,在晨光里亮晶晶的。
车夫见他们过来,连忙上前掀开帘子。两人坐进车厢,垫子铺得很厚,坐上去软乎乎的。马车缓缓动起来,轱辘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李环掀开车帘一角,外面的天已经亮了些,路边的店铺还没开门,只有几个挑着担子的小贩匆匆走过。他转头看向张希安,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几分郑重:“皇上大概早朝过后会召你,你到了殿外候着就行,记住三点:不要说话,不管听见什么都别搭腔;不要乱看,宫里的梁柱、匾额都别瞎瞅,免得惹祸;更不要走动,脚就钉在原地,连挪步都不行。这宫里的规矩比针尖还细,一旦逾矩,可不是罚俸禄那么简单,是要掉脑袋的。”
张希安攥紧了袖口,指尖掐着衣料,把这话一字一句牢牢记在心里。他知道李环不是危言耸听,宫里的规矩向来森严,半点错都犯不得。马车走得很稳,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才停下。他跟着李环下车,又沿着宫墙外的小路走了一里地——路边的宫墙又高又厚,墙面是朱红色的,上头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走得人心里发沉,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
终于到了西直门,刚要抬脚跨过门槛,就被两个穿着黑色劲装的大内护卫拦住了。护卫身材高大,腰间佩着长刀,刀鞘是黑色的,只露出一点银色的刀柄。他们手按在刀柄上,眼神锐利得像刀子,扫过张希安时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警惕:“李大人,身后何人?”话音刚落,又有三个护卫和一个穿灰袍的太监从门内走了出来,太监手里拿着拂尘,几个护卫也都盯着张希安,眼神里满是审视。
“此人是张希安,昨日陛下有口谕,许他今日面圣。”李环上前一步,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没多解释,只把“圣上口谕”四个字说得格外清晰。
领头的护卫没立刻说话,他盯着李环看了片刻,又转头扫了张希安一眼,然后朝身边的太监递了个眼神。那太监立刻会意,连忙躬了躬身,手里的拂尘往臂弯里一搭,小碎步飞快地跑进了宫门,灰色的袍子在风里飘了一下,很快就没了踪影。
“李大人,还请稍等片刻,待里头确认了再说。”护卫的语气缓和了些,但手依旧没离开刀柄,目光还在张希安身上来回打量。
“无碍,无碍,规矩本该如此,谨慎些好。”李环笑着摆手,语气里没有半分不耐烦,他拉了拉张希安的袖子,带着他站到门边的角落——那里刚好避开了来往的路,不会妨碍其他人进出。
不过片刻的功夫,就有三三两两的官员朝这边来。有的穿着绯色官服,有的穿着青色官服,都是上朝的朝服样式,衣料上绣的品级纹路清晰可见。相熟的官员见面,会停下脚步拱手寒暄两句,语气里带着刚醒的客气,然后依次走到护卫面前,自觉地张开双臂,让护卫检查身上是否带了违禁物品,确认无误后,才从怀里掏出腰牌,举到护卫面前让他们查看,没问题了才敢进宫。
张希安站在一边,看着官员们脸上或从容或紧张的神情——有的官员嘴角挂着笑,似乎胸有成竹;有的则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攥着腰牌。他心里更紧张了,手心慢慢冒出了汗,连指尖都有些发凉。约莫等了一炷香的功夫,之前进去的太监终于跑了回来,手里捏着一张明黄色的纸条,纸条边缘绣着龙纹,一看就是宫里的东西。
太监把纸条递给领头的护卫,护卫接过纸条,展开后仔细看了两眼,又抬头对照着看了看张希安,确认无误后,才缓缓点点头。
“李大人,经过我们仔细核实,昨日确实有圣上口谕。”护卫一脸严肃地说道,同时他朝着身旁的另一名护卫微微颔首示意。那名护卫心领神会,立即迈步上前,走到张希安面前。
只见这名护卫动作娴熟地从张希安的领口开始摸索,然后顺着衣服一直摸到袖口,甚至连衣襟的褶皱处都没有遗漏。接着,他示意张希安解开腰带,仔细检查了腰带的夹层,确保里面没有藏匿任何利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以捕快之名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以捕快之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