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贾宝玉的纵容庇护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对芳官的纵容庇护十分明显。他给芳官取“耶律雄奴”“温都里纳”这类独特名字,允许她在怡红院自由随性,对她的小脾气和任性举动也从不苛责。
宝玉纵容芳官,原因是多方面的。芳官容貌出众,聪明伶俐,能理解宝玉心意,两人相处轻松自在。而且芳官不受封建礼教束缚的率真性格,与宝玉追求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相契合,让宝玉视她为知己。
这种纵容对芳官的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宝玉的庇护下,芳官更加率真任性。她用茉莉粉糊弄贾环,在赵姨娘面前毫不退缩,甚至与赵姨娘扭打在一起。若没有宝玉的纵容,她或许会有所收敛。在生日夜宴上,芳官醉酒后毫无顾忌地睡倒,也是因为知道宝玉不会责怪。
然而,宝玉的纵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芳官在贾府树敌。她的一些行为引起了赵姨娘等长辈的不满,为她后来被撵出贾府埋下了隐患。但在当时,宝玉的纵容让芳官感受到了尊重和关爱,在复杂的贾府中能保留一份纯真。
3.戏剧化人格延伸
芳官长期从事戏曲表演,她不自觉地将舞台人格带入现实生活。在舞台上,正旦角色多为敢爱敢恨、情感浓烈之人,芳官也受此影响,在生活中表现得率真直接。她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开心时尽情欢笑,愤怒时激烈反抗。
在“蔷薇硝事件”中,面对赵姨娘的辱骂和攻击,她像舞台上的侠女一般,毫不畏惧地反击,撒泼打滚、扭打在一起,完全不顾及赵姨娘半个主子的身份。这种行为在世俗规则中是大不敬的,但在芳官的世界里,这是对不公的直接抗争,如同戏中正义战胜邪恶的情节。
她的艺术气质与世俗规则产生了明显冲突。贾府是一个等级森严、规矩繁多的封建家族,要求下人言行举止符合礼数。而芳官的率真任性、自由奔放与这些规矩格格不入。她在宝玉生日夜宴上醉酒后随意睡倒,不遵循丫鬟应有的端庄稳重。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也为她招来麻烦。但这正是她艺术气质的体现,她无法像其他丫鬟一样被世俗规则完全束缚,始终保持着舞台上的那份灵动与不羁。
六、芳官的悲剧命运
1.被撵出贾府
王夫人将芳官撵出贾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旁人的诬陷是重要原因之一。赵姨娘与芳官有过激烈冲突,一直怀恨在心,自然会在王夫人面前说芳官的坏话,夸大她的过错,让王夫人对芳官产生不良印象。此外,芳官的干娘何婆子也因洗头事件与她结怨,为了报复,也会在王夫人耳边添油加醋地告状,进一步恶化了芳官在王夫人心中的形象。
芳官自身的性格也是导致被撵的关键因素。她倔强叛逆、率真任性,不懂得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中收敛自己的行为。她与干娘争吵、顶撞赵姨娘等事件,在王夫人看来,是目无尊长、不懂规矩的表现。王夫人注重封建礼教和家族规矩,芳官的这些行为严重触犯了她的底线。而且芳官在怡红院的一些率性行为,如生日夜宴醉酒后随意睡倒,也被视为有失体统。
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对丫鬟们进行了严格审查,芳官在旁人的诬陷和自身性格问题的双重影响下,成为了王夫人重点整治的对象。最终,王夫人以“调唆宝玉”等罪名,将芳官撵出了贾府,结束了她在贾府看似风光却充满波折的生活。
2.出家为尼
被撵出贾府后,芳官无奈选择跟随水月庵的智通出家。这一选择并非出于她对佛门的虔诚,而是在走投无路之下的无奈之举。离开贾府,她失去了生活的依靠,没有了容身之所,也没有其他的生存技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尤其是曾经的戏子,想要在社会上立足谈何容易。出家为尼,或许是她能找到的唯一一条可以维持生计、避免流落街头的途径。
这一结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悲剧性。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下,像芳官这样的底层人物,无论她们如何努力抗争,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芳官虽有聪明伶俐、率真任性的一面,敢于反抗不公,但最终还是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吞噬。她的出家,意味着她彻底失去了自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在青灯古佛前度过余生。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女性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只能任由他人摆布。芳官的悲剧结局,是《红楼梦》中众多女性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让人不禁为她的遭遇感到惋惜和痛心。
七、芳官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1.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挑战
芳官的反抗行为对封建等级制度发起了微弱却不容忽视的挑战。在洗头事件中,她面对干娘的刻薄与不公,毫不畏惧地指责干娘偏心、克扣月钱,坚决扞卫自己的权益,打破了下对上应绝对服从的封建规矩。“蔷薇硝事件”里,面对赵姨娘这个半个主子的发难,她不仅不卑不亢地解释,还反唇相讥,甚至与赵姨娘扭打在一起,完全不顾及封建等级的森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