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交拿起银圆来看了看:“这银圆有何讲究?”
“它有几个好处!”那杨植拿起一块银圆在嘴边吹了一口气,然后放在耳边听:“大司徒先试试听一下!”
这个嗡嗡回响的声音确实赏心悦耳!
“第一、它易于携带;第二、它不易做假,吹一下拿到耳边就听出来!而普通银块若灌铅则不易检验!
第三、这个银圆值一两银子,其成份是银八九,铜一一,也只有这个成份,银圆吹起来,其声音才清脆悦耳!
银八九当一两用,户部可以获利!这个利,可称为铸币税!”
这个主意还是不错。孙交首肯下来,问道:“行。但是这与宣大粮价腾贵有什么关系么?”
只见那杨植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模样,说道:“宣化大同所种之作物,无非黍稷麦,产量太低,是以供应不足!”
孙交不由自主问道:“那种什么呢?”
“种水稻!”
书生空言误国,眼前就是典型的例子!少年中式的人往往自以为是,前几批来拜访的湖广中式举人亦是如此!天天关门读书的人哪里知道做成一件事的艰难!
殿试就不应该考策论!皇帝向这些寸功未立十指不沾泥的书生咨询国政,简直就是问道于盲!
孙交哑然失笑道:“古之户部尚书,人称大司农,必须要熟知各种农作物习性!
老夫湖广人氏,岂不知道水稻只能种在南方,过不了黄河!
你千万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考上进士,亦于国无益!”
却见那杨植毫无尴尬之色,解释道:“前辈,我们南方的水稻品种是籼稻,感温型的,北方可以种植的水稻称为粳稻,是感光型的。只要积温足够,别说宣化,就是北京、天津、河套、宁夏、承德俱可种植!
再往北的辽东、直至更为苦寒的奴儿干都司亦可以生长水稻!
而且,河套卫、更北的老哈河卫已经沙化,卫所军兵供粮困难,早被大明放弃,现在分别被鞑子的鄂尔多斯部、乃曼部所占!
但是沙漠是可以种水稻的,其品质远远高于南方!”
这个说法超出了孙交的认知,他下意识问道:“沙漠中如何种水稻?”
“河套临近黄河,只是表面沙化,以手指插入沙中,三寸之下即是湿土!
那老哈河为辽河之源头,亦是表面土壤沙化,但到处是水,以手指插入沙中,三寸之下皆是湿土,从老哈河卫、扶余卫、营州卫,直至铁岭卫,水源充足,都可以种水稻!”
孙交如听天书,瞠目结舌呆了半晌,说道:“再有水源,种不了水稻也是没奈何!”
“晚辈曾在松江府外洋的洋山岛,遇一朝鲜海商,又曾随李充嗣少保征东,那倭国、朝鲜国亦种水稻,种植区域远比宣大、辽东寒冷!皇明可以令朝鲜、日本进贡资深老农和稻种,来宣化、辽东、奴儿干都司种植水稻!”
在杨植的前世,朝鲜、日本的移民于清末民国时期大举迁居东北,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流域才开始被朝日移民种植水稻,杨植只是把时间提前了四百年。
令朝鲜日本进贡只是礼部下一个诏书的事,孙交颇为心动,沉吟不语。
那杨植趁热打铁说道:“我看邸报,圣上下诏,云‘镇守总兵占种地土,尽行退出编入屯田召种,办纳子粒,通行陕西辽东各边一体行从之’,此为大善!户部难道没有什么想法么?”
孙交的大脑已经完全被杨植画出的蓝图所占据,沉浸在宏大叙事中,闻听此言喃喃自语道:“屯田收成归兵部,都察院派清军御史核定、裁判卫所屯田,户部有什么想法?”
“吾皇明之事,就是九龙治水,政出多门,此大弊也!”那杨植挥动双手,激愤说道,“吾有一计,请藉前箸为大司徒筹之!
军屯田地归卫所,但是由户部招人耕种,都察院派清军御史监督之!
由兵部户部都察院组成一个联合办公室,共同操作此事!收成五三二分,卫所五成、户部三成、兵部二成!
此事可先在宣化试点!户部有员外郎派驻宣化总理山西大同粮储,就从他开始!”
这是把军屯当田骨,户部经营田皮!似乎没有问题!
能从兵部抢一部分权,而不是只给兵部做后勤保障,动不动被边关、兵部责怪,孙交还是乐意的。他沉吟道:“这须得户部与兵部协商,没有一两个月解决不了!”
杨植面现赧然之色,小声说道:“晚辈有一不情之请,所为私事,望大司徒莫怪!”
来了,他来了!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洋洋洒洒说得口干舌燥,这是要为殿试阅卷说情来了!
也罢,如果他的卷子被分到我手里,给他一个人情,选他罢了,保他一个二甲。
“杨举人但说无妨!“
那杨植扭扭捏捏道:“晚辈之岳丈,乃中都留守司副留守,是农耕专才,为人讷于言敏于行,专管凤阳八卫屯田!大司徒能否调其到户部兵部屯田联合办公室,负责农技推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