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这才知道朝堂的人心算计,不但要给人挖坑,还要把对方的优势变成劣势!
难怪自己入不了文渊阁!
史书上说好的大人君子,“众正盈朝”呢?
毛澄神情恍惚,想起老臣们开口闭口盛赞的孝宗时代,一团和气众正盈朝。
那时自己还是边缘人,在翰林院养望,对朝堂一无所知……
“那杨植本生父母双亡,落草赣南山岭为寇,实乃山贼出身!
他在王阳明的引荐下,认了南京锦衣卫一名百户为父,又死皮赖脸粘上罗整庵为师,与乔白岩沆瀣一气。凭着罗乔二人的名头,胡作非为!
老夫本认为此小子不过泥鳅尔,能掀起多大风浪?随便就把他按死!谁知他金蝉脱壳,跑到倭岛躲过风头!
此人人品低劣,从会试前传播流言来看,又阴险狡诈。若让此人为官,必成大明祸害!”
毛澄回过神来说:“但是一切俱是未定之数,现在就说考官的人选,太早了吧!”
杨廷和坚定说道:“圣上一定会点你为主考官的,至于同考阅卷官,”杨廷和说着指指陪坐的几位心腹子弟,“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会成为同考官的,到时候你安排谁任礼房同考阅卷官就行了。
王宠的礼经讲读,想必大宗伯看过,他们也看过。”
正月十七,中极殿,小朝会。
内阁与翰林院掌院罗钦顺,共同拟了一份大学士、学士的主考官候选人名单,及一份翰林院修撰、翰林出身的六部中层官员、资深御史名单。
嘉靖看看两份名单,提起御笔稍稍思索,很快圈好名字。
张佐赶紧拿起名单交给侍立在侧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安。骆安把名单揣入怀里,辞别嘉靖,匆匆离去。
一个半时辰后,小朝会结束。众臣走在长廊上,边走边议论谁可能是考官。
大家刚出左顺门,就见迎面而来四名锦衣卫。锦衣卫二话不说,上前挟着礼部尚书毛澄把他推上一辆马车,锁上车门直奔顺天府贡院。
与此同时,翰林院詹事府少詹事、侍读学士周诏,也被锦衣卫挟持进马车。
周诏是兴献王府长史,亦是被老兴献王称为先生的人,他扈驾入京师,被嘉靖选入翰林院。
翰林院后花园的柯亭中,正在扯淡的杨慎、张潮等几名修撰或在詹事府任谕德、赞善的翰林,被冲进来的锦衣卫当场架了出去。
毛澄站在贡院的后院,目瞪口呆地看着几辆马车先后进来,锦衣卫将车上的人请下后,又赶着马车呼啸而去,走时锁上后院大门。
众人互相见礼后,便各自去安歇了。惟独毛澄站在庭院中,看着碧蓝无云的天空喃喃自语道:“此天意也!殆非人力所为!”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