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日子像巷口的老梧桐,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直到那天清晨,晚秋在给张婶送豆浆时突然晕倒在菜市场。醒来时看见天花板上的吊扇在转,周老爷子戴着老花镜念报纸,陈姐坐在床边削苹果,乐乐攥着她的手掉眼泪。张婶端着小米粥推门进来:"可把我们吓坏了,医生说就是太累了。"
她想撑起身子,却发现手背上贴着退热贴——原来发烧已经两天了,怪不得总觉得冷。周老爷子放下报纸,从兜里摸出个红本本:"我把老房子的房本交给社区了,说要给你和乐乐申请廉租房。"陈姐赶紧放下苹果:"别听老爷子瞎讲,是我们几个商量的,你帮了我们这么多......"
病房的窗户正对着小花园,晚秋看见穿蓝校服的男孩扶着拄拐杖的陈叔慢慢走过,阳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带着乐乐给流浪猫搭窝,巷子口的孩子们都来帮忙,用旧棉衣垫在纸箱里,王奶奶还送来半袋猫粮。原来那些被她放在心尖上的牵挂,早已像春燕衔泥般,在每个人心里筑起了温暖的巢。
出院那天,巷口的老人们都来了。张婶挎着保温桶,里面是新磨的黑芝麻糊;陈姐抱着她改好的旧外套,袖口还绣了朵小栀子花;周老爷子让乐乐捧着那本旧字帖,说要教孩子写"仁者爱人"。晨光依旧爬上青瓦,梧桐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晚秋忽然明白,当你把别人的冷暖放在心上时,自己的世界就会被无数的牵挂填满,那些藏在皱纹里的微笑,落在掌心的温度,还有深夜里为你留的一盏灯,早已让孤独无处可藏。
如今巷口的晨光依然每天准时报到,只是多了些温暖的细节:修鞋摊旁多了把共享的雨伞,张婶的豆腐案板上常放着不知谁送的新鲜小葱,周老爷子的旧书架成了巷子里的流动图书馆。当林晚秋蹲在梧桐树下择菜时,总会有路过的老人往她竹篮里塞把自家种的香菜,或者孩子们跑过来问:"晚秋阿姨,今天需要帮王奶奶遛狗吗?"
她看着晨光里晃动的人影,忽然想起周老爷子那本旧字帖里夹着的纸条,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原来真正的不寂寞,从来不是热闹的簇拥,而是心里装着别人的喜怒哀乐,是举手投足间的体谅与温柔,是把他人的寒冬当成自己的霜雪,于是在给予温暖的同时,也被无数的星光所环绕。
暮色中的巷口,乐乐正扶着陈姐的女儿教她背英语单词,修鞋摊的灯箱亮起来,照亮了挂在旁边的那串风铃——那是去年中秋,巷子里的孩子们用贝壳穿的,风一吹就发出细碎的响。晚秋站在自家门口,看着这熟悉的一切,忽然觉得心里满满的,像揣着个暖炉。原来当你学会为别人设想时,生活就会把无数的牵挂织成网,让每个日子都充满了期待与温柔,让孤独在细碎的温暖里,渐渐化作春泥,滋养出满巷的花香。
喜欢它的平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它的平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