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后,船队装载了木材和 500 吨粮食,还有 4000 名被俘虏的日军,从海防港出发,目的地是香港。
这支船队将在香港进行补给,然后途中经过上海,最后前往日本的东京港。
月玲号作为船队的最后一艘船,拖着那条被打捞的驱逐舰缓缓前行。
陈哲把突击营剩余的官兵全部编入了海防营,让他们在船上跟随日本海军教员学习航海知识和操控船只的技能。
这些官兵将成为陈哲培训的第一批海军人员,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陈哲的目标是将这些人训练成合格的海军,只要他们能够在东海和南海顺利航行,能够应对与猴子(可能指某个国家或势力)和小菲(可能指菲律宾)的战斗。
毕竟,陈哲并不需要他们成为顶尖的海军,只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即可。
驱逐舰即将被送往上海的造船厂,接受全面的维修和保养。
尽管这条军舰目前仍具备航行能力,但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其轮机舱和其他关键设施都需要经过专业船厂的检查和维护。
在船队启程离开后,陈哲并没有闲着。
他迅速派遣王伟前往海南和广东等地,沿着海岸线采购了 12 条木质渔船。
由于沿海地区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造船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能够制造木质渔船的小船厂数量大幅减少,这使得购买这些船只变得异常困难,陈哲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与渔船一同抵达的,还有他们请来工作的 36 名经验丰富的渔民。
陈哲深知,要让官兵们适应海上环境并非易事,于是他决定抽调侦察连出海捕鱼。
通过这种方式,官兵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渔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逐渐熟悉和适应海上的生活与工作。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来到了 1946 年。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国内两党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局势愈发紧张。
与此同时,法国人对北越地区也一直虎视眈眈,企图重新夺回他们曾经失去的殖民地。
在 1 月的时候,船队终于返回了越南。
这次不仅运走了 4000 名日军战俘,还带走了1000吨的粮食。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那两艘护卫舰一并拖往上海,这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
与此同时,坦克登陆舰经过修复后,开始发挥其重要作用。
它忙碌地穿梭于海防港和永乐岛之间,帮助运送了一些从工厂拆卸下来的机器和铁轨以及机车。
那些特战第1师的家属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终于又有3000多人从上海被陆续运来。
这些家属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在经过一番劝导后,大部分家属都选择了前往永乐岛安置。
然而,特战第1师的部分官兵对此表示反对,他们希望家属能够被运回上海。
尽管存在一些不同意见,但最终还是有许多家属踏上了前往永乐岛的旅程。
为了帮助这些家属在永乐岛更好地生活,陈哲决定给每个人发放10个银元作为一次性安置费。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对于这些初来乍到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雨。
接下来,这些家属们将面临新的生活选择。
有些人会分到土地,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有些人则会选择去工厂做工,为岛上的工业发展贡献力量;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出海捕鱼,利用海洋资源维持生计。
这些人和物资对于永乐岛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为岛上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无论是铁轨、枕木,还是火车头和平板车厢,都将成为永乐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次往返,坦克登陆艇成功地完成了将人员、铁轨、枕木以及两个火车头和几节平板车厢全部运往永乐岛的艰巨任务。
这些运输任务虽然充满挑战,但坦克登陆舰都以出色的表现完成了使命。
最后,坦克登陆舰所携带的一条通用登陆艇和工程船被留在了南沙群岛,登陆艇成为了当地的交通运输船。
打捞上来的日军工程船被留在南沙群岛进行扩建岛屿作业。
工程船和登陆艇以及 4 条炮艇一起驻守在南署岛,为这片海域的安全和交通提供保障。
陈哲在港口的军舰打捞工作已经在 2 月中旬顺利完成,紫荆花船队也成功地完成了他们帮忙运送日军战俘的任务。
运送战俘的进程原本预计在 4 月完成的战俘运送任务,现在有紫荆花远洋航运的协助提前了 1 个多月。
鉴于这些情况,陈哲决定不在海防地区留下任何部队,而是仅留下了一些渔船作为象征。
陈哲意识到,他在越南的时间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了。
面对这种局势,陈哲迅速做出了决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烽火淞沪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烽火淞沪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