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城。
天色破晓之际,大批靠山军入城。
为首几人,正是大太保卢方和二太保薛亮。
二人入城之后,第一时间就奔着大兴宫去,在一座偏殿见到杨林。
现在的杨林优雅多了,身着便服品着热茶看着兵书。
对比起当初潼关的狼狈,简直是天差地别。
没办法,谁让他是皇太爷呢?
“义父!”
卢方一进来,便立即行礼。
“如何?”
杨林瞬间放下兵书,整个人也变得精神起来。
“发现敌军踪迹,似乎往北走了。”
卢方直言。
“往北走,李渊疯了?”
杨林听了立马乐了。
李渊要想自保,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回太原。
往北走回太原,的确可行。
不过势必要遭遇关中的追兵,以及京都那边的兵马。
届时两军夹击,李渊又该如何走?
而且往北走,最近的路便是翻越大山!
一路崎岖就算了,后有追兵前有伏兵,这不是存在不自在吗?
“我也觉得奇怪,叛军不该如此行事才是。”
卢方皱眉。
“王爷,依下官所言,叛军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往北。”
一旁的张公瑾突然说道。
“被逼得走投无路?”
杨林皱眉。
“下官之前不是曾说过叛军内讧吗,那支内讧的兵马必然在追杀他们。”
张公瑾直言。
“嗯。”
杨林点了点头,眉宇间已经带着一丝不悦。
提起那内讧兵马,不就是在说吴缺的了得吗?
提前安排了那么一手,于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不过这小子布了这么一个局,必然会对李家赶尽杀绝才对,他要怎么做?”
杨林喃喃一声。
最让他觉得奇怪的地方在于,吴缺就在潼关一动不动。
都不动兵,又如何可以将李家赶尽杀绝呢?
“这小子,真是让人越来越好奇了。”
杨林喃喃道。
他心中对吴缺的怨恨,已经在缓慢消失。
没办法,吴缺这些手段让他服气了!
而且杨林驰骋沙场那么多年,就从未见过如吴缺这般的手段。
“义父?”
卢方唤了一声。
“嗯?”
杨林这才回过神来,下意识答应一句。
“咱们要不要派遣靠山军,一路往北追踪过去?”
卢方忙问。
“不用。”
杨林思索片刻,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没有必要,如果吴缺尚有后手,靠山军的追踪没啥意义。
其次就是,杨林也怕了。
他三番五次中了叛军计谋,若是再来几次,他那张老脸往哪放?
杨林现在的想法很简单,好好待在大兴城就行了。
确保大兴城无碍,不会再次陷入危机!
只要局势一定,他甚至会第一时间返回登州。
杨林着实没有颜面,还回京都一趟。
他也清楚,恐怕他战败一事,已经在京都传开了。
“诺。”
听到这话,卢方也不再多说什么。
唯有张公瑾,隐约明白了什么,只是没有点破而已。
“张大人,段将军终于清醒过来了。”
就在此时,一名将士特来汇报。
“太好了!”
听了这话,张公瑾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开始,他都以为段达就算在怎么疲惫,休息个两三日就会恢复。
谁曾想这一睡,就断断续续的睡了五日左右。
期间就算段达醒了过来,也是吃了些东西喝了些水。
整个过程目光浑浊,连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现在终于清醒过来,也说明段达已经休养过来了。
“如此甚好。”
杨林也点了点头。
“快带本官去!”
张公瑾催促道。
自杨林入城之后,就接管了大兴城防务,他变得轻松了不少。
何况叛军已经远去,大兴城不再有什么危机。
“王爷要不要去看看?”
走之前,张公瑾特意停下来问了一句。
“本王就不去了。”
杨林摸了摸鼻头。
“既然如此,下官告辞。”
张公瑾拱手之后,就跟着那将士一并离去。
“唉,此战本王颜面扫地啊。”
杨林则是叹息一声。
“义父,还不是怪那并肩王,若他早日进军哪会有那么多事?”
薛亮忍不住道。
“可不是嘛。”
卢方附和道。
“闭嘴,这吴缺年纪尚轻,就能布这等大局,且能文能武勇猛万分。”
杨林怒斥一声。
卢方和薛亮都懵了。
他们没记错的话,杨林在潼关的时候,甚至恨不得把吴缺杀了。
怎么今日,居然会帮其说话?
“本王向来都是看本事。”
杨林留下这话,转身就走。
卢方和薛亮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苦笑摇头。
可见,杨林是真对吴缺服气了。
不过还有一件让他更加来气的事,于不久之后到来。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