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豫章县。
内侍少监孟览躬身禀报:“陛下,潘贵妃丧仪,已然筹备完毕,请您过目。”
马希震虽还未正式登基,但宫中之人何等乖觉,早已口称陛下。
这位潘贵妃是马希震爱妾,花容月貌,妩媚动人,他本想立为皇后。
可惜,红颜薄命,一场风寒夺走佳人性命,就此香消玉殒。
马希震难掩悲痛:“传旨,追封潘贵妃为皇后,以国丧之礼,将她葬入顺陵,待孤百年之后,与她合葬。”
中书令林永贞劝道:“大王三思!”
“惟有一国之君驾崩,才可治国丧。况且,潘贵妃出身低微,蒙大王宠幸,才能登临高位。”
“追封为皇后,已是荣宠至极,怎可为她一人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马希震一概不听:“爱妃猝然长逝,孤已是追悔莫及。”
“生前,未能立她为正室,本就深以为憾。死后,自当极尽哀荣,不负这一世相许。”
林永贞正想再劝,忽见小黄门匆匆来报,满脸惶恐。
“陛下,祸事了!”
“秦军兵分两路,进犯我梁国疆土。”
此话一出,满堂文武皆骇然失色。
马希震神色慌乱:“秦军为何突然来攻?”
“这可如何应对?”
秦军可没有吴国那么好对付,尤其秦帝高楷,诡计多端,让人防不胜防。以往,不知多少帝王将相败在他手下。
林永贞忙道:“大王勿要忧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秦军既来,我等设法击退即可。”
马希震犹如抓到救命稻草,一迭声道:“你有何良策,快说!”
林永贞不答反问:“秦军分派哪两路兵马,从实说来。”
“是……是!”小黄门点头如捣蒜,将军情一一道来。
林永贞思忖片刻:“大王,这两路兵马,分明剑指潭州、洪州,直取我梁国核心之地。”
“微臣愚见,只需派人镇守岳州、鄂州,坚壁清野,多加防备即可。”
孟览质疑道:“秦军最擅攻城,无往不利,天下谁人不知?岂是一味坚守,便能取胜的?”
林永贞瞥他一眼,面无表情道:“国家大事,岂容你这阉人插嘴?”
“你……”孟览勃然大怒。
马希震喝道:“大敌当前,怎能内讧?”
“若不齐心协力,只能沦落身死族灭的下场!”
林永贞忙道:“大王息怒!”
“依微臣看来,若要击退秦军,必须倚仗水师。”
世人皆知,秦军骑兵最利,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但其水师远远不及,纵然大造战舰,也非一时可以媲美。
马希震颔首:“传我军令,让潭州刺史潘承磊,率步卒水师,镇守岳、澧、朗诸州。”
“陛下英明!”孟览大赞。
林永贞颇有微词:“大王,潘承磊不学无术,只是个市井无赖。”
“因潘贵妃之故,才登临刺史之位,却胆小怯弱,不理政事,只知游玩嬉戏。”
“这等人,怎能委以重任?”
平常时,无敌国外患,尚可容忍潘承磊坐镇潭州。
但这危急之时,怎能儿戏?
闻言,马希震迟疑不决。
孟览察言观色,叹道:“陛下,皇后殿下尸骨未寒,怎能薄待她亲弟,让人非议?”
提起佳人,马希震不管不顾:“便让潘承磊节制潭、岳诸州兵马,让他务必小心谨慎即可。”
林永贞暗自摇头,一国安危,竟抵不过裙带关系,大王着实昏聩。
可惜,他食梁粟,不得不为君分忧。
“除却这一路,还得防备秦军从淮南道进发,直取鄂州,逼近洪州。”
“因此,这鄂州刺史为重中之重,必须选一个文武双全者,方能胜任。”
马希震言听计从:“此话有理。”
他遍思朝中诸将,却尴尬发现,竟无一人堪称文武双全。
只能退而求其次,矮个子里拔将军。
“此次皇后丧仪,谁哭得最悲伤?”
孟览忙道:“回禀陛下,通事舍人牛敏痛哭流涕,如丧考妣,悲伤到了极致。”
马希震当机立断:“传令,升牛敏为鄂州刺史,阻挡秦军兵锋。”
“谢大王!”牛敏面色一喜,忽又泪如雨下。
林永贞愕然,如此重任,竟这般草率决定,简直可笑!
“大王三思,鄂州与洪州毗邻,不容有失,必须选个……”
话未说完,马希震挥手制止:“孤累了,尔等都退下吧,诸事明日再议。”
“臣等告退!”林永贞叹了口气。
散朝后,马希震回转后宫,来到玉寿殿,睹物思人,想起潘皇后音容笑貌,不由郁郁寡欢。
孟览不动声色道:“陛下身为天子,怎可无人服侍?”
“奴婢斗胆,请陛下大开后宫,广纳美人,为皇家开枝散叶。”
马希震叹道:“与皇后一比,都是些庸脂俗粉罢了,有何趣味?”
孟览眼珠一转:“此事交予奴婢,纵然踏遍十九州,也一定让陛下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