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有所忌惮,但这官员的空缺该如何弥补,却是个大问题。”
当年他每一次都牵连甚广,无数官员人头落地。
一时间,朝堂之上风声鹤唳,官员们人人自危。
“当年朕也是杀红了眼,”
“杀的人太多,以至于到最后,朝堂之上竟没多少可用的官员了。”
“而且,因为杀得太狠,民间有才能的人也都不敢出来当官了。”
“朕不得不停下杀戮的脚步,重新想办法选拔人才。”
一旁的宋忠静静地听着。
他深知朱元璋此刻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关乎着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如今允熥又走上了这条路。”
“虽然他这么做是为了大明的长远利益。”
“但若是不解决好官员空缺的问题,只怕会重蹈朕当年的覆辙。”
朱元璋说着,他的目光看向了金陵皇宫的方向。
眼神中 充满了担忧。
……
金陵皇宫。
朱允熥对着站在下方的赵谦问道:“之前培养的那一批学生和官员,如今情况如何?”
这里问的培养的,其中一部分,是如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在倭国历经磨砺成长起来的。
另一部分,则是在琼州府接受培养的。
琼州地处偏远,环境艰苦。
在那里培养的人才,更能体会到民间的疾苦,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百姓生活。
还有一部分人,早在炮轰金陵之前就被送出去游学历练。
他们游历四方,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对天下大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赵谦脸上露出自信的神情,语气坚定地回答道:“陛下放心。”
“这些人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历练,如今都已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随时可以步入官场,为朝廷效力。”
朱允熥说道:“既如此,那就明日上朝之时,将此事公布于众。”
“让这些人即刻顶上那些被斩首、枪毙官员的位置。”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大明的官场,永远不缺有才能、有担当的人。”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
官员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脸上满是忧心忡忡的神情。
“此次整治官场,杀了这么多官员,这政务可如何是好?”
“是啊,这么多空缺,一时之间上哪儿去找合适的人来填补?只怕这朝廷的运转都要受到影响了。”
就连平日里沉稳干练的黄观、解缙和夏元吉三人,此时也不免担忧起来。
他们深知官员对于朝廷政务的重要性。
这么多官员被杀,必然会在短期内造成政务处理的混乱。
黄观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解缙不停地搓着手,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夏元吉则微微叹气,脸上写满了担忧。
就在这时,他们注意到了赵谦。
只见赵谦站在一旁,神情淡定,老神在在的样子与周围忧心忡忡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观、解缙和夏元吉三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了一丝疑惑。
他们相互使了个眼色,然后一同走上前去。
黄观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赵大人,如今这么多官员被杀,政务恐受影响,陛下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应对?”
解缙也连忙说道:“是啊,赵大人,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吧,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
夏元吉则一脸期待地看着赵谦,说道:“赵大人,还望您能给我们透个信儿。”
赵谦看着他们三人焦急的模样,不禁微微一笑。
他轻轻摇了摇头,神秘兮兮地说:“不可说,不可说。”
“一会儿陛下驾临,你们自然就知晓。”
黄观等人听了赵谦的话,心中更加好奇了。
他们还想再追问几句,但赵谦却只是笑着摆了摆手,不再言语。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着朱允熥的到来,希望能从陛下那里得到答案,解开心中的疑惑。
朝堂之上,官员们的议论声仍在继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朱允熥揭开这个谜底。
看看朝廷究竟会如何应对这场官员空缺的危机。
随着一阵悠扬的钟鼓之声响起,朱允熥走进朝堂。
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官员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万岁。
朱允熥坐定之后,说道:“诸位爱卿,此次整治官场,乃是为了我大明的长治久安,清除那些贪污腐败、祸国殃民之徒。”
“如今,虽有不少官员因罪伏法,但朕早有准备,不会让朝廷政务因此停滞。”
官员们听了朱允熥的话,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朱允熥接着宣布:“朕决定,调集前往倭国历练的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学子和官员。”
“以及另外琼州府学习,以及外出游历的两部分学子,填补此次官员空缺之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老朱死后,我直接炮轰金陵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