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推开报国寺斑驳的木门时,檐角铜铃在细雨中发出细碎声响。作为市报记者,她来这里调查匿名信里提到的“假和尚骗捐”事件。
"施主可是要上香?"灰袍僧人双手合十迎上来,眉眼低垂如古画里的罗汉。
林秋注意到他袈裟袖口磨得发白,却浆洗得极为干净。当她故意掏出一叠钞票以患病母亲之名求祈福时,僧人后退半步婉拒:"施主孝心可嘉,然佛门不沾荤腥,亦不受重金。寺里每日清晨施粥,施主若有空,可来帮忙。"
“大师,现在哪有寺庙不爱钱的?”林秋试探着追问。
老僧人轻轻摇头:“佛前一炷香,贵在心意诚。若将功德箱当作聚宝盆,岂不是本末倒置?宗教究其本质,是心灵的修行,而非物质的索取。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若被金钱迷了眼,又如何参透这世间的真谛?宗教经典中字字句句都在教人放下执着,可当人把信仰异化为谋取利益的手段,便与教义背道而驰。”
夜幕降临时,林秋被后山传来的粗粝喘息声吸引。月光下,蓬头垢面的僧人赤脚踩在荆棘丛中,每走一步都在流血,口中却念念有词:"众生苦,我代受......"
“够了!你还要折磨自己到什么时候?”住持举着油灯匆匆赶来,声音带着哽咽,“去年地震你为救百姓落下病根,如今又这般自苦......”
苦行僧抬起头,干裂的嘴唇挤出微笑:“师兄,世人笑我痴,我笑世人看不破。这肉身之苦,怎比得上众生之难?宗教于我而言,不是安逸时的寄托,而是苦难中的担当。以我之苦,换众生些许安宁,值了。”
林秋惊觉他凹陷的面颊与白天在大殿温言劝善的僧人竟有七分相似。这种自苦修行的极致,与清晨功德箱旁另一番景象形成刺眼对比,几个穿绫罗绸缎的僧人正清点钞票,金表在腕间闪烁。
“这批高香标价再涨两成,游客不都求个心安?”胖僧人捻着佛珠笑道。
年轻僧人犹豫道:“师父,会不会太贵了?”
“懂什么!”胖僧人瞪他一眼,“香越贵,佛越灵,这是规矩。”
老僧人听闻,长叹一声:“当宗教场所变成商业卖场,当信徒的虔诚沦为待价而沽的商品,宗教便失去了神圣性。宗教的存在意义,本是为迷失的灵魂指引方向,如今却有人在欲望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次日清晨,施粥棚前突然炸开刺耳的争吵。三个戴着十字架项链的女人将小沙弥团团围住,为首的张姐尖着嗓子斥骂:"小和尚不老实!昨天见他偷偷藏钱!"
“那是给流浪狗买药的钱!”小沙弥急得直掉眼泪。
“撒谎!”张姐的指甲几乎戳到对方脸上,“你们这些秃驴就会骗钱!哪像我们信上帝的,上周还给山区捐了旧衣服!”
路过的基督教徒李先生实在看不下去:“张姐,别装了!你在教堂见着牧师就点头哈腰,转头在群里编排邻居是‘被魔鬼附身’,逼着独居老人入教,这就是你的信仰?”
“你血口喷人!”张姐顿时涨红了脸,转头对着身后壮汉赔笑,“王哥,你评评理,这小和尚......”
“评什么理?”王哥不耐烦地打断,“赶紧完事,下午还得去堵那个开佛具店的,敢抢咱们生意......”
这时,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冲进寺院,扑通跪地:“大师,求求您救救我孙子!他白血病急等手术费......”
“晦气!”张姐用圣经挡住鼻子,“这种穷鬼,上帝也救不了。再说,谁让你不信教,这是上帝的惩罚!”
苦行僧却拖着血痂的脚上前,将布袋里的钱塞给老妇人:“老人家,先拿着。我这就去采药,或许能暂缓孩子病情。”
“凭什么帮她?”胖僧人冷笑,“咱们香火钱是给菩萨的,不是救济穷光蛋!”
住持红着眼眶怒斥:“住口!佛说众生平等,你满嘴铜臭,配谈菩萨?宗教不是区分贫富贵贱的标尺,而是普度众生的慈航。当人用宗教制造隔阂与歧视,用教义作为攻击他人的武器,恰恰暴露了内心的狭隘与自私。”
就在僵持不下时,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来,车门打开后走出的竟是当地宗教局的工作人员。
为首的陈科长出示证件后,目光扫过众人:“接到举报,有人在宗教场所蓄意闹事,还涉嫌传播不实信息?”张姐脸色瞬间煞白,手中的手机差点滑落。
陈科长转向住持:“我们调查过您的账本,这些年报国寺资助贫困学生、修缮公共设施的记录都很清晰。倒是有人打着宗教旗号非法牟利。”
他示意同事拿出证据,原来张姐等人所属的教会,表面宣称扶贫,实则将大部分善款转入私人账户,甚至还参与网络传销,利用信徒的信任敛财。
“不可能!”张姐尖叫着后退,“我们是在为主做工!上帝会原谅我们的!”
“上帝会原谅欺骗和贪婪?”陈科长冷笑,“根据《宗教事务条例》,你们已经涉嫌违法。带走!”当执法人员给张姐戴上手铐时,她还在歇斯底里地喊着“我是被魔鬼诱惑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直击人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直击人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