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纷纷叩首,齐声说道:“陛下圣明!”
这时,张居正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陛下决心整顿朝堂,实乃大明之幸。臣愿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兴大明。”
隆庆帝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张卿家,朕深知你的才能与忠心。往后朝堂之事,还需你多多费心。朕打算提前推行一条鞭法,你可有什么见解?”
张居正微微躬身,条理清晰地说道:“陛下,一条鞭法若能顺利推行,将大大简化税制,减少税吏舞弊的机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能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只是,这推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阻力,一些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强烈反对。”
隆庆帝握紧拳头,神色坚定:“朕既已下定决心,就不怕那些阻力。张卿只管放手去做,朕全力支持你。谁敢从中作梗,朕绝不轻饶!”
张居正感激涕零,跪地叩首:“陛下如此信任,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臣定会精心筹备,制定周全的推行计划,确保一条鞭法能平稳实施。”
朱厚照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哈哈,张卿家果然有气魄!这事儿就得大刀阔斧地干!要是谁敢捣乱,直接拉出去砍了,看谁还敢反对!”
朱佑樘无奈地看了朱厚照一眼,微笑着对隆庆帝说:“推行新政,虽要有决心和魄力,但也需注意方式方法。要尽量安抚各方,减少不必要的动荡。”
隆庆帝恭敬答道:“孝宗皇帝教诲,朕明白。朕会让张居正详细规划,徐徐图之,争取平稳过渡。”
这时,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面露忧色:“陛下,一条鞭法虽好,但涉及方方面面,恐会引发民间不安。还望陛下三思啊。”
隆庆帝温和地看着老臣:“李爱卿,朕知道你是为朝廷着想。但如今大明积弊已久,若不改革,如何能长治久安?推行新政虽有风险,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多为百姓考虑,定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李老臣思索片刻,觉得有理,便躬身道:“陛下深谋远虑,老臣愚钝,愿听从陛下安排。”
朱棣一直在旁默默观察,此时开口道:“载坖,朝堂之事,你要做到赏罚分明。对于支持新政、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大臣,要给予嘉奖;对于那些妄图阻碍新政、心怀不轨之人,要严惩不贷。如此,方能让新政顺利推行。”
隆庆帝赶忙应道:“皇叔祖教导,朕铭记在心。朕定会公正处事,让朝堂上下一心,为大明的繁荣努力。”
徐妙云轻声说道:“后宫之中,哀家也会吩咐下去,让她们安分守己,不得干涉朝堂之事。载坖你只管专心治理国家。”
隆庆帝感激道:“多谢皇祖奶奶关怀,孙儿定不负所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隆庆帝与张居正紧密合作。张居正每日进宫与隆庆帝商讨新政细节,制定推行步骤。
一日,张居正拿着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进宫,兴奋地对隆庆帝说:“陛下,一条鞭法推行计划已初步完成。我们可先在几个州县试点,观察效果,再逐步推广。”
隆庆帝仔细翻阅着计划书,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张卿果然办事得力。就按你说的办。试点之事,你亲自挑选能干的官员负责,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张居正领命而去。在试点州县,负责的官员们严格按照计划推行一条鞭法。起初,百姓们对新政心存疑虑,议论纷纷。
有百姓担心地说:“这新法子真能让咱少交税?不会是糊弄人的吧?”
也有人说:“听说要把各种税都合在一起,不会反而更重了吧?”
官员们耐心地向百姓解释:“乡亲们,这一条鞭法就是为了让大家交税更明白、更公平。以前税目繁多,大家交了多少都不清楚,还容易被不良税吏盘剥。现在把税统一起来,按亩征收,公平合理,大家负担只会减轻。”
随着时间推移,百姓们渐渐发现,新政实施后,交税确实变得简单了,而且负担也有所减轻。试点州县的税收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税收公平合理,许多原本隐瞒不报的土地重新登记纳税,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消息传回京城,隆庆帝龙颜大悦:“张卿果然不负朕望!这试点效果如此之好,可加快推广速度。”
张居正却谨慎地说:“陛下,虽然试点成功,但推广过程中仍需谨慎。不同地区情况不同,还需因地制宜。臣建议先在周边几个相似的州县推广,积累经验后再全面铺开。”
隆庆帝点头赞同:“张卿考虑周全,就依你所言。”
然而,随着一条鞭法推广范围扩大,一些既得利益者坐不住了。江南地区的大地主们联合起来,派代表进京面圣,试图阻止新政继续推行。
在乾清宫中,这些代表们跪在地上,为首的一位老者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啊,这一条鞭法实在是害苦了我们这些小地主啊!如今按亩征税,我们的赋税大大增加,实在难以承受啊!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救救我们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