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缓缓地向前迈出两步,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一般沉重。最终,他稳稳地站立在了亭中的高处,目光如炬般凝视着远方那巍峨耸立、绵延不绝的宫墙。只见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至极,嘴唇微微颤抖着开口说道:“正统时期啊,那无疑是大明朝历史长河中一段极其灰暗且令人痛心疾首的岁月。想当年,土木堡之变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又如一场毫无征兆却又来势汹汹的噩梦,以摧枯拉朽之势骤然降临,将大明王朝往昔的辉煌与荣耀在顷刻间打得粉碎。在那场惨烈无比的溃败之中,我大明最为精锐的军队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全军覆没!就连当今圣上朱祁镇亦不幸沦为敌军的阶下囚。此等噩耗一经传回京城,顿时引得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彼时的大明王朝宛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迷失了方向的巨型轮船,在惊涛骇浪的肆虐之下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彻底沉没于茫茫大海之中……”
听到此处,一旁的徐妙云不禁轻轻地叹息一声,她那双美丽动人的眼眸此刻已满含忧虑之色。只见她微微颔首,轻柔而坚定地接过话头说道:“不错,就在那时的京城之内,可谓是一片混乱不堪。朝中诸位大臣们皆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其中一部分人极力主张南迁避难,妄图舍弃北方广袤无垠的疆土,以此换取暂时的苟安;而另有一些大臣则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除了整日里痛哭流涕之外便再无其他作为。值此国家生死存亡的千钧一发之际,于谦大人挺身而出……”
只见那女子轻抬下颌,面庞之上流露出钦佩之意,口中喃喃道:“此人当真令人敬仰!面对众人皆主张南迁之议时,唯有他挺身而出,力排众议,言辞激烈地坚决反对。只闻其高呼‘京师乃天下之根本所在,一旦有所变动,则所有大事都将毁于一旦啊’。那洪亮之声,犹如洪钟鸣响,在一片混乱嘈杂的朝堂之上轰然回荡开来。此声震耳欲聋、发人深省,使得众多原本犹豫不决、左右摇摆之心瞬间变得坚定不移起来。”
而此时,一旁的朱高炽却是眉头微皱,双眸紧紧凝视前方,似是陷入了沉思之中,心中暗自思忖着当下局势的紧迫与危险:“这般观来,于谦此人确实胆识过人。然而,单靠这一腔孤勇和真知灼见,若想彻底扭转乾坤、力挽狂澜,恐怕还是远远不足够的呀……”
朱棣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那原本就严肃的神情此刻显得愈发凝重深沉:“诚然如此。主张拥立一位新皇帝以稳固民心,不过仅仅只是迈出的第一步而已。接踵而至的,则是一场更为艰巨险峻、充满重重险阻与变数的大考——组织并指挥京城保卫之战。遥想彼时的京城,其兵力状况着实令人忧心忡忡,极度空虚羸弱。那些可供调遣使用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临阵磨枪般匆匆拼凑而成的老迈孱弱之卒以及伤残病弱者,他们不仅缺乏训练有素的军事素养和战斗能力,就连手中所持有的武器装备也是极为稀缺简陋。然而,就在城外,敌军人多势众、来势汹汹,宛如一群饥饿凶狠的猛虎,正死死地盯着这座城池,张牙舞爪,跃跃欲试,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起猛烈的攻城攻势。”
朱高煦听闻此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紧紧握住自己的拳头,由于太过用力以至于关节处都有些泛白。他瞪大双眼,眼珠子仿佛就要从眼眶里滚落出来一般,脸上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之色,嘴巴微张着,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道:“这……这简直就是一项近乎无法达成的使命啊!他究竟是如何办到的呢?”
朱棣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那光芒犹如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般璀璨夺目:“于谦此人啊,实乃一位神奇至极的军事家!其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勇气,当真令人钦佩不已。当危机降临之际,他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一方面迅速下达指令,紧急调兵遣将,从全国各地征调精锐之师入京勤王;另一方面则有条不紊地整顿京城防务,不仅加固城墙以增强防御能力,还精心打造各类精良武器,并对士兵展开严格而高效的训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时常亲赴军中,以激昂慷慨之辞鼓舞士气,使得那些原本心怀恐惧、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宛如被点燃的烈火般,重新燃起熊熊斗志。”
此时,徐妙云微微颔首,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待到战斗正式打响之后,于谦更是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英勇身姿。他毫不顾及自身安危,毅然决然地坐镇于城楼之上,亲自督军作战。只见他目光如炬,洞察战场局势变化,每发出一道命令皆精准无误,如同箭射靶心;每做出一次决策亦果断英明,恰似雷霆万钧。正是在于谦这般卓越的领导之下,明军将士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人人奋勇向前,顽强抵抗敌军的猛烈攻击。他们一次次成功击退敌军的疯狂进逼,令敌军妄图得逞的种种阴谋诡计纷纷化为泡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