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御膳房。
这里是整个大安王朝,乃至全天下伙食规格最高的地方,此刻却乱得像个刚刚遭遇了洗劫的菜市场。
“都他娘的别愣着了!给咱家动起来!”
御膳房总管李进忠,那张平日里因为油水丰足而显得白白胖胖的脸上,此刻没有半分血色,只有豆大的汗珠,顺着他那两撇精心修饰过的八字胡,不断地往下滴落。
在他的面前,是御膳房所有的御厨、伙夫、烧火工,足足有上百号人。
他们一个个也都是面如土色,呆若木鸡。
“总……总管大人……”一名专为皇帝烹制汤羹的老御厨,哆哆嗦嗦地开口,“您……您刚才说……说什么?为……为上万名百姓,备膳?”
“你没听错!”李进忠猛地一跺脚,唾沫星子四溅,“咱家也没疯!这是陛下的旨意!是天大的旨意!谁要是敢耽搁了,别说咱家,就是咱们所有人的脑袋都搬了家,那也是不够赔的!”
“可是……总管大人……”另一名负责切墩的御厨哭丧着脸,“别说上万人了,就是一千人,咱们这人手……也根本不够啊!这米,得淘到什么时候?这菜,又得切到什么时候?”
“不够也得够!”李进忠此刻也顾不上什么体面了,他一把薅过身边一个正准备溜走的小太监,照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
“你!还有你!你们!所有能喘气的,都给咱家过来!”
他指着院子里那堆积如山的青菜和刚从内帑库房里紧急调拨出来的米袋,声嘶力竭地咆哮道。
“御厨负责掌勺!伙夫负责烧火!剩下的,不管你是扫地的还是传菜的,全都给咱家去摘菜!洗菜!淘米!切菜!”
“手脚都给咱家麻利点!一个时辰之内,咱家要看到第一锅米粥,从这个院子里抬出去!”
“要是误了陛下的事,让外面的万岁爷和百姓们饿了肚子,咱家就把你们一个个的,全都剁碎了,扔进锅里,熬成肉粥!”
这番半是威胁半是动员的话,终于让那些还处在震惊中的御厨和太监们,回过了神来。
求生的本能,战胜了所有的不可能。
一时间,整个御膳房,彻底化作了一片热火朝天的战场。
淘米水溅得到处都是,切菜的“咄咄”声响成一片,小太监们笨拙地摘着菜叶,脸上沾满了泥土和汗水,却谁也不敢停下手里的活计。
……
午门之外。
高台之上,皇帝赵汝安,静静地站着。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用他那双带着血丝,却又无比明亮的眼睛,无声地安抚着下方那一张张充满了激动与感激的脸。
文武百官,依旧跪在两侧,大气也不敢喘一口。
就在这时,一辆毫不起眼的青篷马车,不知何时,已经停在了广场的边缘。
车帘被一只苍老的手缓缓掀开,当朝尚书令,一直称病告假在家的皇甫南辰,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没有穿那身代表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紫色官服,只着一身寻常的儒士长衫,头发用一根碧玉簪束着,显得有几分清瘦。
他没有去理会那些看到他后,脸上露出惊愕之色的官员。
他的目光,只是穿过重重人群,落在了高台之上,那个身形单薄,此刻却又显得无比高大的外甥身上。
他看着赵汝安那张带着泪痕,却又无比坚定的脸,看着他那不再需要自己庇护,已经足以独自面对这滔天风浪的背影。
皇甫南辰那双总是深邃难测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种纯粹的,属于长辈的欣慰与……感慨。
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口中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秀儿……”
“你看到了吗?”
“汝安他……长大了。”
“他成长到……连我这个做舅舅的,都感到心惊了。”
“你……该放心了。”
……
远处那座茶楼的雅间之内,气氛凝固如冰。
司空卢颂,终于从那毁灭性的打击中,稍稍回过神来。
他那张原本灰败的脸上,重新恢复了一丝血色,只是那双浑浊的老眼里,依旧残留着无法驱散的惊悸。
他看着窗外那幅“君民同乐”的和谐画卷,看着那个被万民拥戴的年轻帝王,心中那股无力的感觉,愈发强烈。
大势已去。
至少,在“民心”这盘棋上,他们已经输得一干二净。
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反击,而是如何……止损。
“诸位。”
卢颂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恢复了一丝属于当朝司空的沉稳。
他环视着雅间内,那一张张同样失魂落魄的脸。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陛下……已经用行动,表明了他的态度。”
卢颂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的决定。
“我等……也该拿出些态度来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老夫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下令,让我们名下所有的粮铺,同步降价!向陛下……低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