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四合院的日子依旧按部就班地过着,可贾东旭的生活,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秘密任务,彻底掀起了波澜。
那天,贾东旭像往常一样在厂里上班,正琢磨着手上创汇订单的一些细节呢,车间主任突然急匆匆地跑过来,神色严肃地对他说:“东旭,厂长让你赶紧去他办公室一趟,有急事!”贾东旭心里“咯噔”一下,隐隐觉得事情不简单。他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跟着车间主任往厂长办公室走去。一路上,他心里直犯嘀咕:“这是咋了?厂长突然找我,莫不是出啥大事了?”
到了厂长办公室,贾东旭推开门,只见厂长正坐在办公桌前,一脸凝重。厂长看到贾东旭,立马站起身来,走到他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东旭啊,这次找你来,是有个超级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贾东旭一听,心里更紧张了,忙问:“厂长,啥任务啊?您尽管说,我保证完成!”厂长走到办公桌旁,拿起一份文件,递给贾东旭,说道:“你先看看这个。”
贾东旭接过文件,仔细一看,上面的内容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是上海手表厂之前进口的一台瑞士数控铣床,好家伙,这玩意儿价值30万美元呢!可现在因为特殊原因,被禁运了。这瑞士数控铣床对上海手表厂来说,那可是宝贝疙瘩,因为它承担着生产潜艇陀螺仪零件的重要任务。现在没了这设备,潜艇陀螺仪零件根本没法量产。工业部都下了密令,要求咱们国家必须在半年内搞出国产设备来替代,要不然,092核潜艇耐压壳的焊接精度可就没法保证了,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贾东旭看完文件,心里沉甸甸的。他知道,这任务艰巨得超乎想象,可既然落到自己头上了,那就得咬着牙上。厂长看着贾东旭,认真地说:“东旭,咱们厂思来想去,觉得你是最适合主导这个研发任务的人。你在技术方面一直都有两把刷子,之前搞的那些研发成果,大家都看在眼里。这次,可就全指望你了。”贾东旭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厂长,您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过,这任务难度太大了,我得好好想想从哪儿入手。”
贾东旭回到家,晚饭都没心思吃,坐在桌子前,对着那份文件翻来覆去地看。秦淮如在一旁看着他,心疼地说:“东旭,你咋了?是不是工作上遇到啥难题了?要不先吃点饭,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办法呀。”贾东旭摇摇头说:“淮如,这次事儿可大了,我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得赶紧理出个头绪来。”秦淮如一听,也紧张起来,虽然不太懂技术方面的事儿,但她知道这肯定是个大挑战,只能在一旁默默给贾东旭打气。
贾东旭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起国内机床的现状。他发现,咱们国内机床最大的短板,一个在伺服电机上,现在的精度只能达到±0.1mm,这和人家国外的先进水平比起来,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另一个短板就是滚珠丝杠,咱们还得依赖东德进口,这在特殊时期,可太被动了。贾东旭皱着眉头,在纸上写写画画,突然,他想到了之前厂里存着的苏联1958年提供的3Б150数控车床图纸,虽然这图纸缺失了电子控制系统章节,但好歹也能当个参考。
第二天,贾东旭早早地来到厂里,召集了几个技术骨干,开了个小会。他把任务和目前面临的困难跟大家一说,大伙都傻眼了。有人说:“东旭,这太难了吧,就凭咱们现在这点基础,半年时间,能搞出国产数控机床?”贾东旭坚定地说:“难是难,可这是命令,也是咱们的责任。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贾东旭决定先从机械系统改造入手。他打算以沈阳第一机床厂的C620-1普通车床为基础,进行改造。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滚珠丝杠的问题。他想了个办法,用哈尔滨轴承厂的钢珠,再加上手工研磨螺旋槽。这可不是个轻松活儿,他带着工人们,参考钟表擒纵机构的原理,一点点地研磨。大家每天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水泡,可没有一个人喊累。贾东旭一边干活,一边给大家打气:“兄弟们,咱们再加把劲,这滚珠丝杠搞好了,咱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解决了滚珠丝杠,下一步就是步进电机的替代。贾东旭四处打听,听说邮电局有报废的55型电传打字机,里面有磁阻式步进机可以改制。他赶紧带着人跑去邮电局,好说歹说,把那些报废的电传打字机拉回了厂里。然后,大家又一头扎进拆解和改制工作中。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步进电机的替代方案也初步成型了。
机械系统改造有了眉目,可控制系统的攻坚才是真正的硬骨头。贾东旭和技术团队在插补算法上犯了难。他们用手摇计算机模拟逐点比较法,发现苏联图纸上采用的「数字脉冲乘法器」有累积误差。这可不行,必须得找到更好的算法。贾东旭和大伙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贾东旭一听,眼睛一亮,说:“对呀,咱们咋没想到呢!就按这个思路试试。”大家又开始没日没夜地计算、测试,终于找到了更合适的插补算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贾东旭的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贾东旭的逆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