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各自端起酒杯,先是轻轻嗅闻,感受着酒香的醇厚与独特。接着,纷纷轻抿一口,白酒劲大且醇厚,味道浓郁,比那闻名一时的醉仙酿还要好喝上许多,众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神情;啤酒风味独特,价格亲民,别有一番风味。
放下酒杯后,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对新酒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认可。
柳云舒看着众人的反应,满意地笑了笑,随后神色一肃,郑重地发话:“一切按我之前的布局进行!”众人纷纷起身,抱拳领命,声音整齐而洪亮。
在柳云舒的一声令下后,当日的街道上便处处可见行色匆匆的身影。一部分人脚步轻快,奔走于大街小巷之间,热情洋溢地宣传着新酒楼“白玉京”的盛大开张。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新研发的美酒如何美味,那独特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还不遗余力地夸赞酒楼菜品别具特色,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定能满足食客们挑剔的味蕾。
另一部分人则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个精美的礼盒,怀揣着拜帖,马不停蹄地送往各地。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将“舒云记”的诚意与热情传递出去。
随着宣传的铺开,“舒云记”迅速声名远扬,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
终于,“白玉京”酒楼开张之日,场面热闹非凡。还未到开门营业的时间,门口便已聚集了大批翘首以盼的食客。酒楼一开门,人群便如潮水般涌入,尽管酒楼空间宽敞,可还是瞬间人满为患,排队的队伍一直延伸到了门外。
柳云舒站在酒楼中,看着这火爆的场面,心中满是欣慰。他将那口感绝佳的白酒命名为“杜康”,并亲自挥毫泼墨,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潇洒的字迹挂在酒楼显眼之处,不仅为酒楼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欣赏。
新酒的美名迅速传播开来,其他地方的人品尝过后,纷纷被其独特的风味所折服,毫不犹豫地纷纷订货。酒坊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酒楼里也是宾客盈门,生意火爆异常。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酒坊和酒楼的生意蒸蒸日上,短短时间内便赚得盆满钵满。柳云舒之前对众人承诺的三个月内利润翻倍的诺言,竟然提前一个多月就实现了。
分红的日子到了,众人满心欢喜地聚在一起。当得知第一批分红除去人工成本后,每个人都能拿到三千多两银子时,大家兴奋得欢呼起来。柳云舒作为主要负责人,拿了大头,足足赚了六千多两,而这仅仅只是前期的红利,未来的收益更是不可估量。
曾经与“舒云记”竞争的“醉仙酿”,在“舒云记”的强势崛起下,生意一落千丈,最终不得不倒闭。“醉仙酿”的老板打听过柳云舒的背景后,深知自己惹不起,只能自认倒霉。柳云舒抓住机会,以极低的价格将“醉仙酿”盘下,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商业版图。
自那之后,柳云舒在青山镇乃至周边地区的地位彻底稳固下来。他凭借着卓越的商业头脑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带着兄弟们在商场上披荆斩棘,又斩获了一笔笔丰厚的财富。
柳云舒致富不忘本,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族人和乡亲们的支持。于是,他大力发展自己的产业,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酒坊里,不少乡亲们成为了熟练的酿酒工人;酒楼中,也有许多族人担任着跑堂、厨师等职务。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对柳云舒满是感激与敬佩。
如今的柳云舒,已然成为了青山镇的一方大人物。他不仅腰缠万贯,有权有势,还因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一定的功名。在众人眼中,他就是传奇一般的存在。
而柳云舒的成功,也让高知县脸上有光。因为柳云舒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高知县的政绩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高知县自然是喜不自胜,对柳云舒愈发看重。
一次,高知县与柳云舒会面时,看似不经意地提到了自己的侄女高灼灼的婚事,话里话外暗示着希望柳云舒能考虑一下。柳云舒心中明白高知县的意思,他并未直接拒绝,而是巧妙地引开了话题,将谈话引到了其他方面。
其实,柳云舒心中早有打算。今年他已满十六岁,与陆家联姻的日子越来越近,这桩婚事关系到自己,他不能轻易放弃。因此,对于高知县的暗示,并没有直接答应。主打的就是既不答应也不拒绝。
日子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阳光正好,柳云舒如往常一样在老地方忙碌着,处理着生意上的各项事务。正当他专注于手中的文书时,董秋脚步匆匆,神色略显急切地拿着账本走了过来。
“主子!”董秋微微喘着气,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我发现了个事儿,觉得得赶紧跟您说。”
柳云舒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示意董秋坐下慢慢说。董秋整理了下思绪,接着说道:“咱们在本地买粮食价格偏高,可我仔细核算过,要是从江淮两地采购粮食再运过来,即便算上人工运输成本,还是能省下不少钱呢。而且江淮两地的粮食质量更好,颗粒更大更饱满,特别适合酿酒。咱们酿酒用量那么大,这可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古代过日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到古代过日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