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不提晋省指挥部三人商谈军务的事宜。
东海省,即日军第10师团,也就是矶谷廉介负责的区域。
跟他打擂台的是东海省首席韩复榘。
韩复榘这个人还是有点意思的。
他早年是冯大帅的手下,因为能文能武,成了冯大帅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成了西北军的一名悍将,参与过北伐战争。
但后来在东北易帜以后,称不满冯大帅克扣军饷,率部倒戈,投了常公及南国府。
并且在1930年,也就是民国十九年的时候,被任命为东海省首席。
接下来的七年时间,他全面掌控着东海省的行政、财务、人事,还有军队,凭借着手里的权力,他在东海省大肆安插亲信,打压异己。
俨然将东海省打造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不光作风是旧军阀做派,连思想也是老一套,一心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手中的兵才靠得住,是自己立足的根基——
这套逻辑其实没毛病。
尽管再怎么标榜文明,但这个世界的本质依旧是拳头大的人说话才是真理。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的拳头得真的很大才行。
而韩复榘显然不符合。
他的麾下虽然有六万多的兵力,但实际嫡系部队也就一个第12军,下辖三个师,其他都是独立旅或者直属部队,要么就是分散在各县的地方安保部队。
战斗力基本为零。
济州城,在这里,韩复榘几乎囤聚了所有主力部队,并准备了大量物资。
在他眼里,现在的济州城不说固若金汤,可也差不多了。
给他自信的不光是手里的几万主力部队,还有黄河天险。
这也是为什么他丢了德州的原因。
德州在黄河之外,防守那里只会和日军干耗,损失会很大,还无险可守。
不如退回来依托黄河天险。
东海省公署,外面的牌匾虽然是政务部门,但内里依旧是旧时代大帅府的装潢和格局。
往来人员不像是公署的公务员,反倒像他韩复榘的家臣。
“娘希匹下了命令,叫我务必死守,可一不派兵增援,二不给钱粮,这是叫我韩某人去送死啊!”
大帅府的主厅内,韩复榘一边享受着美姬的服侍,一边将电文拍在手边的桌案上。
一个眼神示意,肌肤吹弹可破的娇俏小娘子就端起茶盏,递到他嘴边。
韩复榘任命手下,并不是看一个人的才能,恰恰相反,他非常排斥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人才,曾经就做出过驱逐中央军校军官的事。
要在他手下做事,首要的就是忠诚。
所以对于他的吐槽,不光没人反对,反而一个个点头表示赞同。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
其中东海省民政厅厅长李树春和第22师师长谷良民都不约而同皱起眉头。
“大帅。”李树春低眉顺眼地呼唤一声,见韩复榘受用的眯起眼睛才继续说:“国府方面可能并不是针对大帅您,现在国家危难,整个北方几乎都被白远独揽。
在白远的地盘,国府连一粒粮食都收不上来,而在淞沪要供养几十万大军,自身也是捉襟见肘,难以给予支持实属情理之中!”
见李树春为南国府开脱,韩复榘不满地冷哼:“狗屁,他们缺钱粮?我可是听说宋孔两家的财物可是能填满几个火车皮,怎么不见分我老韩半毛钱?
李树春,你该不是国府派到我身边的卧底吧?”
顿时李树春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连忙缩起脑袋坐了回去。
‘卧底’两字倒也不是韩复榘信口胡说。
之前,南国府那位还的确针对过他做过这事。
在去年的时候,底下的一个师长就接到了那位的密令,要求反戈。
但被韩复榘及时察觉,并将那名师长全家上下满门都屠戮了个干净。
有前车之鉴在,李树春可不想因为一句话丢了脑袋,所以学起鹌鹑,不复多言。
韩和南府那位的恩怨由来已久。
总之,自从他全面接管东海以后,那位就没有一刻不想瓦解掉他的时候。
甚至还派出过军统暗杀他,这也是两人矛盾的爆发点。
从那以后,整个东海的税他上缴的就更少了。
譬如国府命令他缴纳东海的五百万关税,他只给了五十万敷衍了事。
当然,韩复榘也知道李树春不可能是南面策反的对象。
毕竟身为军政府,需要策反他手下的实际统兵将领才有意义。
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敲打对方一下罢了。
毕竟当初李树春可没少阻挠他种植烟土。
他就不明白了,这么大利润的产业,为什么就总要有人阻挠呢?
不比苦哈哈种菜强?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钧座!”第22师师长谷良民攥紧拳头,忍不住站了起来,“我明白您和委员长有过节。
但现在小鬼子肆无忌惮的侵略我们的国家,身为军人,哪怕国府不给我们支持,我们也有保境安民的职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