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弊端……”
忠顺王顺着自己思路接着道:“你若想恢复你贾家荣光,军功必不可少,而且边功为最。当绣衣卫,走朝夕相伴,立苦劳为功的路子,撑死了就是封侯,想封公,难矣。况且,十年之后,你的贾记最少几万辆车,十来万人,不逊漕帮。到时候,你为了避嫌,想成为实权节度使怕很难,最多给你加官遥领,绣衣卫也没有哪个勋臣能一直领的,这条路好走,但越走越坎坷啊。”
“倒是去大宁,筚路蓝缕,从头开创,朝廷也需倚重你的车行,在京城外,你的车行再大也不会遭忌,了不起又是个陆上漕帮,无所谓的事情。而你,节镇一方,以你之能立军功不难,十几年后,也差不多能积累到节度使,封公怕也大有可能。”
忠顺王脸上露出笑容,说道:“你怕是更愿意走这个路子吧?毕竟这也是你最擅长的方向。”
朝廷重建大宁,一则大胜之余,二则库中有钱粮,三来就是有贾记车行。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兴造诸城,修路,一锤子买卖,从京师附近征发几十万民夫,半年到一年时间能做完。
期间还要京营和蓟镇兵出动,辽镇,宣府,大同诸镇戒备。
防止北虏狗急跳墙来攻。
虽则其大败而归,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但凡事小心为上。
修路,筑城,可以征发民夫。
日常补给,想用民夫就难了。
从古北口到大宁城最少近五百里,路远难行,很多地方就算修了路也是山道,补给起来相当困难。
古北口诸驿站都是沿长城线了,从古北口出发,一路都是山脉绵延,还有滦河等河流,再经过后世承德和喀喇沁旗等荒芜之地,这才能抵达大宁。
宁王朱权之国以后,老朱多次发十万人以上的补给队伍,同时要求大宁都司自己屯田。
屯田肯定不够,只能说稍有缓解。
沿着古北口到大宁,肯定要修大量墩台军堡和驿站,驻军最少要超三万人,不然形不成屏障蓟镇和隔绝东虏的作用。
而运送军需补给和人员,缺了贾记车行就玩不转。
除非朝廷能一直维持几十万人的补给钱。
这怎么可能?
太不现实了。
机会稍纵即逝,贾芸当即抱拳道:“臣请镇大宁!”
喜欢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