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提及让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时,烛之武却连连推辞。他长叹一声,脸上露出无奈的神情,谦虚地说道:“臣年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他人,才能平平无奇。如今已过壮年,身体日渐衰弱,心智也大不如前,实在是没有能力去担此大任了。”郑文公听后,并没有生气或放弃,而是走上前去,握住烛之武的手,诚恳地说道:“是我没有及早重用您,让如此人才被埋没多年,到了这危急时刻才来求您相助,这的确是我的过错。但您仔细想想,倘若郑国真的灭亡了,您又怎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呢?郑国与您的命运息息相关,还望您能看在郑国百姓的份上,施以援手。”
郑文公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触动了烛之武。他抬起头,看着郑文公,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他深知,郑国一旦沦为秦晋的战利品,自己必然也会遭受诸多苦难,百姓更是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烛之武最终答应了这一重任,决心凭借自己的力量,为郑国争取一线生机。
深夜,万籁俱寂,整个郑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郑国人将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缓缓放下去。烛之武借着夜色的掩护,小心翼翼地朝着秦军营地走去。他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终于,他来到了秦穆公的营帐前,经过一番通报,得以见到秦穆公。
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后,不卑不亢地行礼,随后说道:“秦、晋两国合兵来围攻我们郑国,郑国上下都已深知,灭亡之祸近在咫尺了。但在下斗胆,请您细细思量一下,若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您费心劳力地去攻打我们自然是值得的。可现实是,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晋国等其他国家,想要越过这些国家,在遥远的郑国设置边邑,这谈何容易?哪有力量还能把灭掉郑国当作给自己增强邻国实力的好事呢?邻国的实力一旦增强,就等同于您的力量被削弱了。相反,如果我们郑国不被灭掉,而让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您派使者经过郑国时,我们郑国一定竭诚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可没有一丝坏处啊。再者,您也曾对晋惠公有过大的恩情。他曾承诺将焦、瑕两地割让给您,可为了一己私利,晋惠公早上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在焦、瑕两地修筑城墙,做好防御工事,这您是清清楚楚的。这样一个忘恩负义、贪得无厌的晋国,又怎会有知足的时候呢?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它的边境,扩大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接下来必然会觊觎更多的土地,为了扩张西边的疆界,它必定会对秦国下手啊。如果损害了您的利益而让晋国得到好处,实在是不明智啊。还望您一定要多加斟酌考虑啊!”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一番言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觉得烛之武句句在理,灭掉郑国确实未必对自己有利,反而可能养虎为患,让晋国的势力进一步壮大,威胁到秦国的安全。经过一番权衡利弊,秦穆公欣然答应与郑国结盟,并派遣杞子、逢孙、杨孙三人驻守郑国。随后,秦伯带着满心思量,率领秦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晋国大夫子犯看到秦国如此举动,愤怒不已。他怒火中烧,拔出佩剑,愤怒地挥舞着,向晋文公请求出兵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却不慌不忙地摆了摆手,说道:“不可啊!要不是秦国国君的帮助,我哪能有今日的成就。依靠别人的力量,再去损害别人,这种行为实属不仁道;失去同盟国,这无疑是不明智之举;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更不符合武德。我们还是回去吧!”重耳考虑到局势,深知独自支撑这场战事可能会陷入险境,权衡再三后,无奈下令撤军。晋军缓缓地撤离了函陵,士兵们士气低落,脸上满是不甘,他们的步伐沉重,仿佛承载着无尽的遗憾。
此次事件过后,晋国虽未能灭掉郑国,但郑文公因大难临头感受到了晋国的强势,再也不敢对晋国有任何不敬之处。他回到宫殿后,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与晋国为敌并非明智之举。于是,他决定改变对晋国的态度,积极派遣使者前往晋国,表达歉意,并试图重新修复与晋国的关系。
时光流转,到了晋文公九年(前628年),郑文公与世长辞。公子兰登上国君之位,史称郑穆公。郑穆公在位期间,始终坚定不移地追随晋国。他深知,郑国国小力弱,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晋国的庇护。于是,他积极与晋国合作,在晋国与各国的交往中,始终站在晋国一方,成为晋国在中原地区坚实的力量之一,两国的关系也逐渐缓和并稳定下来。
在处理完与郑国的纷争后,重耳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政治智慧与远见卓识。他深刻吸取了晋献公时期的惨痛教训。那时,晋献公因未妥善处理继承人之事,导致晋国陷入内乱,诸庶子为争夺君位混战不休,国家动荡不安,最终让晋国元气大伤。为了避免类似的历史重演,重耳实行“国无公族”之策,精心选拔培养继承人。他广纳贤才,让他们辅佐继承人学习治国之道,同时加强对继承人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以确保晋国政权能够平稳过渡,长治久安。
晋文公九年(前628年)十二月己卯日,重耳平静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安详,仿佛了却了所有的心愿。公子欢顺利即位,史称晋襄公。据说襄公奉重耳灵柩至曲沃,众人沉浸在悲痛之中。当出绛城之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柩中突然发出了如牛鸣般巨大而震撼的声响。这奇异的现象,让在场的众人惊恐不已,纷纷议论纷纷。
晋大夫卜偃看到这一奇异之象,神情严肃地分析认为,这是重耳在天之灵向众人传达的预示,预示着将有来自西方的军队越过晋国国境。而到了那个时候,晋国只要抓住时机展开攻击行动,必定会大获全胜。结合后续的历史发展来看,这神秘的天象正应验了崤之战。在这场战役中,晋国出其不意地伏击秦军,重创强敌,让秦国元气大伤。这一战,不仅报了秦国背盟之仇,也再次巩固了晋国在中原地区的主导地位,让晋国的霸业得以延续,成为春秋历史上一段传奇的篇章。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