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前644年),在命运的奇妙安排下,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历经千辛万苦,风尘仆仆地流亡到了齐国。重耳一路上风餐露宿,饱受磨难,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复兴晋国的远大抱负。齐桓公以他作为霸主的宽广胸怀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决定将本族之女许配给重耳为妻。他希望通过此举,不仅能帮助这位心怀天下的公子度过艰难的流亡时光,也能在未来为齐国与晋国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情谊,为两国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的春天,东方的大地上,战火再次重燃。齐、徐联军为了报复楚国此前一系列的侵略行为,浩浩荡荡地开赴战场。他们的军队士气高昂,军旗飘扬,对楚国的附属英氏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楚国在中原地区的扩张野心已久,不断侵扰周边国家,齐国与徐国联军的这一反击,让楚国陷入了新的困境。战场上,刀光剑影,双方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一时间,血流成河。
夏季的微风中,齐国却因内部琐事而泛起波澜。鲁僖公擅自灭亡项国,这一行为打破了诸侯之间长期以来微妙的平衡。齐桓公得知后,大为震怒,他深知这种破坏规矩的行为若不加以严惩,将会引发更多的混乱。于是,他毫不留情地将鲁僖公拘留起来,以此向天下显示对这种违背诸侯秩序行为的坚决态度。这一举措,在诸侯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国纷纷对齐国的行动表示关注。
秋季的凉意并没有吹散这场纷争,然而在声姜的巧妙调解下,局势出现了转机。声姜凭借着她的智慧与口才,在齐桓公与鲁僖公之间周旋。最终,鲁僖公终于被放回鲁国,齐、鲁两国之间的矛盾也暂时得到了缓和。两国百姓得知此事后,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渴望和平,不希望看到战争的再次爆发。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的冬天,齐桓公重病的消息在宫中悄然弥漫开来,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一个齐国人的心头。齐桓公一生好色,虽有三夫人:王姬、徐嬴、蔡姬,但都未给他留下子嗣。不过,他众多的宠妾中,地位等同夫人的有六位。长卫姬生下公子无亏(亦作无诡、武孟);少卫姬诞下公子元(即齐惠公);郑姬育有公子昭(齐孝公);葛嬴诞下公子潘(齐昭公);密姬生出公子商人(齐懿公);宋华子产出公子雍。
早在之前,齐桓公和管仲便已将公子昭托付给宋襄公,并立为太子,这是他们为齐国未来精心布局的一步棋。他们期望公子昭能够在宋襄公的帮助下,顺利继承齐国君位,延续齐国的霸业。然而,深受长卫姬宠幸的易牙,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势,与宦者竖刁狼狈为奸。他们深知,若公子昭即位,他们将失去现有的荣华富贵。于是,他们送给齐桓公大量厚礼,用尽各种谄媚之术,妄图以此来改变齐桓公的心意。在他们的不断蛊惑下,齐桓公最终答应易牙立公子无亏为太子。这一决定,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齐国朝堂的巨大动荡。
管仲去世之后,齐国朝堂的局面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失去了控制。公子昭、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这五位公子,得知公子昭本就已被立为太子,却依然心有不甘。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资格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君位,于是各自率领着自己的党羽,为了这象征着权力巅峰的君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争位大战。朝堂之上,党派林立,互相攻讦;民间百姓,也被卷入这场纷争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十月初七乙亥日,这个令人悲痛的日子,齐桓公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成就了齐国的霸业,可临终之际,却未能看到齐国的安稳传承。在齐国陷入混乱的关键时刻,这五位公子不仅没有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反而借着混乱的局面,率党羽互相攻杀对方。齐国的都城临淄,瞬间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大街小巷,充斥着喊杀声和百姓的哭喊声,曾经繁华的城市,变得满目疮痍。
易牙和竖刁趁机勾结宫内宠臣,他们心狠手辣,残忍地杀死了众多敢于反抗的大夫,以此来扫清障碍。在他们的操控下,顺顺利利地立公子无亏为齐君。而太子昭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下,无奈之下,只能仓皇逃亡到宋国,寻求庇护。他一路颠沛流离,心中满是对齐国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场动乱的余波久久不息,因为齐国国内局势太过混乱,再加上无人敢于违背易牙等人的残暴统治,竟致使宫中出现无人管理的状况。齐桓公刚刚驾崩之时,无人敢去妥善地将他装殓入棺,那具曾经承载着齐国荣耀的躯体,就这样静静地在床上躺了六十七天。期间,尸虫都从窗户中爬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这一景象,仿佛是齐国命运的隐喻,曾经辉煌无比的齐国,此刻正陷入无尽的凄凉与悲哀之中,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