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佑安和几个年龄稍大些的孩子正齐心协力地搬运花苗。他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双手稳稳地捧着嫩绿的花苗,像是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缓慢而谨慎地将花苗放在事先挖好的坑里,每挪动一步都生怕弄伤了这些娇嫩的生命。佑安还不时地给小伙伴们讲解注意事项,比如花苗之间的间距要均匀,放置的时候要扶正,他认真负责的模样,像极了一位小小的园艺师。
念初则像个欢快的小蝴蝶,蹦蹦跳跳地跟在晓晓身边,手里紧紧握着一个可爱的小水壶,帮忙浇水。她圆圆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水壶,认真地浇着每一株花苗,晶莹的水珠从壶嘴中洒嘴中洒出,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是在浇灌着自己心中五彩斑斓的希望与梦想。她还会时不时抬起头,看看被浇过水的花苗,脸上露出满足又期待的笑容,那笑容纯净得如同春日里最明媚的阳光,温暖而动人。
在福利院花园的劳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不断萌发。他们围绕着李世民和佑安,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古代的衣食住行、宫廷生活,到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再到复杂深奥的人生哲理,可谓五花八门。
李世民头戴一顶草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却浑然不觉,一边熟练地挥舞着锄头,翻整着土地,一边耐心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讲到玄武门之变时,他神情庄重,语调平和却难掩其中的波澜:“那是一场关乎天下苍生的抉择,我虽不得已踏上这条血路,但心中所求,不过是能开创一个太平盛世,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孩子们听得入神,眼睛瞪得圆圆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金戈铁马的战争画面。
佑安则蹲在一旁,仔细地将花苗扶正,填土掩埋,同时回应着孩子们的疑问。当被问到古代的科举制度时,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条理清晰地说道:“科举就是给天下学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入朝为官,施展抱负。”
在问答的间隙,李世民和佑安还不忘穿插一些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话语如同春雨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他们在这看似普通的劳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不断的思考中实现成长。
“孩子们,你们看这花,想要它茁壮成长,就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浇水、施肥、除草。人也一样,想要成为有用之才,就得努力学习,克服困难。”李世民直起腰,摘下草帽,用手臂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语重心长地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期望与鼓励,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孩子的脸庞,仿佛是在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成功与幸福。
这时,一个小男孩皱着眉头,小声地问:“可是学习好难啊,我总是学不好。”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旧T恤,小手不安地揪着衣角,语气中带着一丝沮丧与无奈,稚嫩的脸上满是苦恼。
佑安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小男孩身边,蹲下身子,与他平视,温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别灰心,学习就像爬山,刚开始会觉得累,每一步都很艰难,但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我小时候也觉得有些知识很难懂,像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数学难题,常常让我头疼。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多看书、多思考,遇到不懂的就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慢慢地,那些难题就迎刃而解了。”佑安的眼神中透着坚定,话语里带着对弟弟般的关爱与鼓励,仿佛在告诉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并克服它。
小男孩听着佑安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本黯淡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握紧了小拳头,像是给自己打气:“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会努力的!”周围的孩子们也被这股积极向上的氛围感染,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原本高悬于天际的烈日,此刻已缓缓靠近地平线,像是一位旅人,准备结束一天的奔波。天边像是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打翻了调色盘,泛起了绚丽的晚霞。橙红色的霞光肆意地挥洒在大地上,将福利院的每一处角落都染上了温暖而柔和的色彩,花草树木在这余晖的笼罩下,都像是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如梦如幻。
大家结束了一天充实的义工活动,虽然身体都有些疲惫,胳膊因为除草种花而微微发酸,额头上的汗水也浸湿了鬓角,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围在李世民一家身边,眼中满是不舍,小手紧紧拉着他们的衣角。“叔叔阿姨,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呀?”“哥哥姐姐,一定要记得我们!”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李世民一家则耐心地回应着,一一和孩子们拥抱告别,与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互道珍重,相约下次再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晓晓与李世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晓晓与李世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