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几秒,才缓缓敲下“B-13”三个字符。档案库里跳出一串数据:2003年10月17日,凌晨1:13,一辆编号为B-17的公交车在槐树巷路口监控中消失,三十七名乘客无一幸存。奇怪的是,公交公司从未登记过B-13这辆线路车。
可就在刚才,我在陈默的遗物里,找到了他手写的笔记:“B-13不是车,是门。”
我叫林晚,是市交通局档案室的临时管理员。陈默是我前男友,半年前在一次夜间公交事故中失踪,官方通报称他“因公殉职”。可没人能解释,为什么他的工牌会在一辆根本不存在的公交车上被发现。
那天之后,我开始翻查所有与夜间公交有关的旧案。越查,越觉得不对劲。每起事故都发生在凌晨一点十三分,地点都靠近槐树巷,而死者生前最后一条通话记录,几乎全是同一段公交报站声。
我正准备继续往下查,手机突然震动。
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你查到了不该查的东西。别坐B-13。”
我盯着那行字,心跳漏了一拍。窗外雨声渐密,玻璃映出我苍白的脸。我冷笑一声,回过去:“谁在吓唬我?”
手机刚放下,铃声骤然响起。不是来电提示音,而是——老旧公交的电子女声,干涩、断续,像卡带的老录音机。
“下一站,槐树巷。请乘客注意安全。”
我猛地抓起手机,屏幕显示无来电记录。可那声音还在继续,从听筒里渗出来,一遍又一遍,越来越清晰。
“下一站,槐树巷。请乘客注意安全。”
我摔了手机,声音却没断。它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从墙缝里、地板下、甚至我的颅骨内部爬出来。我冲向门口,却发现门锁不知何时被反锁了。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玻璃上浮现出一行水渍写成的字:
“你已经在车上。”
记忆突然断裂。
我睁开眼,坐在一辆老式公交车上。车厢昏暗,绿色顶灯忽明忽暗,座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皮质,裂口处露出发黄的海绵。过道狭窄,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味。
我低头看手机,时间显示:凌晨1:13。
没有信号。
我抬头看向车头,司机穿着深蓝色制服,背影佝偻,一动不动。他头上戴着一顶旧式公交帽,帽檐压得很低。
“师傅?”我试探着喊。
没人回应。
我站起身,想往车门走,却发现车门紧闭。车窗外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我数了数车厢里的人——十三个。他们都低着头,穿着老式衣服,有人手里还攥着泛黄的纸质车票。
我走过去,想看看他们的脸。
“同志,到站了吗?”一个女人突然开口,声音沙哑。
我吓了一跳,发现她就坐在我旁边。她穿着灰蓝色的列宁装,头发挽成髻,脸色惨白,眼窝深陷。
“快到了。”我说,不敢多看她。
她缓缓转头,嘴角咧开,露出一个极不自然的笑容:“你也是去槐树巷?”
我点头。
“那你得小心。”她低声说,“B-13不载活人。”
我后背发凉,想往后退,却发现脚像钉在地板上。她继续说:“去年有个研究员,查了太多。他上了这辆车,就没下去。你知道他最后看见了什么吗?”
我没说话。
“他说,这车每到凌晨一点十三分,就会从现实里‘脱轨’,开进一个循环的夜晚。车上的人,都是没被登记的‘幽灵乘客’。他们死过一次,又被拉回来,一遍遍重演死亡。”
我猛地想起陈默的笔记。
“那……怎么下车?”我颤抖着问。
女人抬起手,指向车头:“只有司机知道。但你不能看他脸。看了,你就永远留在车上。”
我屏住呼吸,慢慢往车头挪。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司机依旧静止不动。我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的肩膀。
他缓缓转过头。
帽檐下,没有脸。只有一片漆黑,像是被什么东西硬生生挖空了。
我尖叫出声,整个人向后跌去。车厢灯光骤灭,黑暗中,那些乘客齐刷刷抬起头,全部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他们的脸开始融化,皮肤像蜡一样滴落,露出下面森森白骨。
“下一站,槐树巷。”报站声再次响起,这次是十三个声音同时开口,重叠成诡异的合唱。
车门“嗤”地打开。
外面是一条幽深的小巷,两旁种满老槐树,枝条垂落,像无数只手。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
我冲下车,拼命奔跑。身后,公交车缓缓启动,车尾灯在黑暗中划出两道血红的光痕。我回头一看,车牌上写着:B-13。
我终于跑到巷口,看见了熟悉的街道、路灯、便利店。我冲进店里,喘着气对店员说:“快报警!有一辆鬼车!”
店员抬头看我,眼神平静:“你说的是B-13吧?它每晚都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诡异的公交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诡异的公交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