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战。”
张莲旭停顿片刻,又说:
“你或许不知,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的苏丹,正是今日的欺诈司,王苏丹。
戏武神有许多名字,沙林真君、笑神、熬毒大帝,但祂最为人所知的一个名字,是真主安拉。
王苏丹早在五百年前就是安拉信徒,他当时只有二十一岁,却已经是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
当时的东罗马信仰圣三一,圣三一对应的地狱神祗,如今已被遗忘,但在王苏丹的时代,圣三一的神祗势力微弱,于是,为了争抢这份神位,圣战开始了。
王苏丹当时还不是大祭司,但也是个绝极狡猾的人,趁东罗马外忧内患时,他带领二十万人包围了君士坦丁堡。
当时,东罗马的君主乃是君士坦丁十一世,面对土耳其的军队,他亲自上阵迎敌,土耳其人虽然骁勇,又有铸匠打造的巨炮用于攻城,但面对君十一的拼死抵抗,居然久攻不下。
王苏丹对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并不稳固,如果战败,他将面临严峻的统治危机;而君十一则要为了自己和市民的生命战斗,无有退路。
当时,双方都已陷入末路,穆斯林和君士坦丁堡的守军们同样煎熬,但王苏丹具备两样优势,这两样优势是君十一无法预料的。
其一,虽然穆斯林内部已经发生动摇,但守军们不知道他们已经很接近胜利了。
其二,穆斯林的神祗比东罗马的神只强大得多。
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在哭泣,城内城外,人们皆向神祗祈祷,祈求神明降下奇迹。
奇迹确实发生了。
摇曳的孤城上空,双方的神只纷纷降下了奇迹。
首先,是暴风雨和浓雾,席卷了整个金角湾;
而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上出现了“火焰般的光芒”;
5月24日夜,月偏食发生,新月宛如一张鬼魅的笑脸,狡黠的光照耀君士坦丁堡,而新月恰恰是安拉的象征。
到了这一步,戏武神安拉已经无所顾忌了,祂的对手奄奄一息,而祂如日中天。
1453年5月29日,于混战之中,安拉洞开了君士坦丁堡的凯尔卡门,几名穆斯林混入城中,在侧面的城墙上插上了苏丹的旗帜,守军看到旗帜,误以为城市沦陷,纷纷退却。
如是,城破。
土耳其人大获全胜,当天下午巷战结束后,苏丹率部进入了君士坦丁堡。
攻城之前,王苏丹曾许诺,城破之后,任凭将士烧杀抢掠三日三夜;进城后,他信守诺言,不干预为他赢得胜利的士兵做出的令人发指的勾当。
当然,苏丹的谎言紧随苏丹的胜利,如约而至。
在两日两夜的烧杀抢掠之后,他下令,提前结束劫掠。
虽然许诺了三日三夜,他却没有遵守诺言,但这并不会带来抱怨和不满。
土耳其人对苏丹感恩戴德,两日两夜的劫掠已经将君士坦丁堡化作空城,没有残余的东西可供士兵争抢了;对于城内的幸存者,苏丹提前终止劫掠的行为拯救了他们的性命。
正是如此,苏丹的谎言欺骗了数万人,但没有人对此持反对态度。
如此杰出的谎言,注定要写入历史,但除了苏丹本人,再没有人能付出这样巨大的牺牲,换取如此的谎言和光荣了。
这个谎言在历史中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在这谎言之上,王苏丹——当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升格为大祭司,成了欺诈司。
但王苏丹并不是这场圣战中唯一升格的人。
东罗马灭亡后,圣三一的神祗步入死门,但戏武神没能如愿攫取空出的神位,因为,一位觊觎神位已久的无教神临门一脚,抢在戏武神之前占领了神位,升格为有教神。
此名神祗,正是珊瑚神,司团结之神、司虫之神。
君十一率领亲信迎战敌兵,死于乱军之中,但他的尸体未被发现;后来我们得知,君十一临死之时,被升格的珊瑚神宣召,遁入地狱之内,和王苏丹同时升格为了大祭司。
君十一升格成为的大祭司名为白垩司,一切祸根就种在这里。
虽然得以升格,但白垩司不会放过灭他国度的王苏丹,为此,他曾经三度进入断臂荒原,想要杀死王苏丹报仇雪恨。
由于王苏丹狡猾过人,白垩司未能得手,但他从未放弃报仇,而是蛰伏在地狱的某处。
珊瑚神死后,他终于迎来了机会。”
孙必振忙问:“救他的神祗死了,怎么反倒给了他机会呢?”
“因为,按照诸地狱密教的传统,如果密教的主神步入死门,该密教的大祭司会获得登神的资质,有希望获取神位。
也就是说,珊瑚死后,白垩司有望登神;他一旦成神,王苏丹必死无疑,但王苏丹不会坐以待毙。
当然,如果白垩司登神,珊瑚的神位就被补上了,这对戏武神而言也是不可接受的。
为了戏武神,也为了王苏丹,武神祠的戏子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白垩司登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无光密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无光密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