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去世散功之时,传我造化玉牒,执掌这三千大道,若万不得已之时,吾自可以这三千大道来抵挡,只是,这片世界的生灵,恐怕就要遭殃了……”
说完,众人眼前又现出一幅幅场景:
魔神来袭,道祖抽出盘古世界的水之大道迎敌,从而导致整个世界的江河断流、沧海变桑田。大地因缺水而干裂,一道道狰狞的裂痕仿若巨兽的大口,吞噬着世间万物。干涸的河床中,鱼虾的尸体堆积如山,散发着腐臭气息。
为抵挡魔神愈发猛烈的攻势,道祖不得不抽取木之大道。一时间,漫山遍野的树木瞬间枯萎,失去生机,它们的枝干变得干枯脆弱,轻轻一碰便断裂纷飞。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眨眼间化作一片死寂的枯木地狱,飞鸟无处栖息,走兽失去庇护之所,只能在绝望中奔逃。
土之大道被抽取后,大地开始剧烈颤抖,山峦崩塌,平原下陷。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荒芜,沙尘漫天飞舞,遮天蔽日。昔日繁华的城市被黄沙掩埋,只留下残垣断壁在风沙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沧桑……
目睹这一切,众圣人皆面露不忍之色。
女娲娘娘眼眶泛红,轻声叹息:“如此一来,世间生灵何辜?”
通天教主紧握双拳,怒目而视:“道祖,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既能抵挡魔神,又可保全生灵?”
鸿钧神色凝重,缓缓摇头:“这是盘古世界与魔神之间的宿命对决,若真到这一步,我断不会将盘古兄所创的大千世界交于魔神之手,就算拼得重开混沌,也要将其镇压。”
说罢,鸿钧掌心出现一团朦胧的混沌之光,其中似有万千法则交织,他凝视着这团光,轻声道:“混沌之初,本无秩序,是我兄盘古以大毅力开辟天地,定下规则。然混沌从未消失,它一直在世界的暗处蛰伏。有时,为了新生,需得回归混沌。”
鸿钧道祖目光深邃,神色孤寂,仿若世间一切兴衰都在他的眼眸中流淌。他微微眯眼,悠悠开口,声音仿若从无尽岁月的深处传来:“尔等可知,在尔等降临之前,这方天地已历经五次重归混沌之劫。每一次,皆与我脱不了干系。”
“首次,奥陶纪大灭绝。彼时,域外魔神窥伺盘古世界,魔力肆虐,搅乱天地灵气。极寒之气如汹涌潮水,瞬间冰封四海。我手握造化玉牒,感知天地将倾,生灵涂炭。犹豫再三,终是无奈发动玉牒之力,引导这场混沌重归。”
“看着冰川迅猛扩张,沧海冻结,八成五的生灵消逝,我的心仿若被重锤敲击。可我深知,不破不立,只有让世界回归混沌,才有重生的可能。那一刻,天地间唯有我一人,守着这片死寂,等待新生的契机。”
“第二次,泥盆纪大灭绝。混沌深处,邪恶生灵潜入,以诡异之力搅乱沧海灵气。海中水族精怪、奇异海兽纷纷在灾祸中陨落。我再次面对抉择,望着生机锐减的世界,长叹一声,再次催动造化玉牒。”
“在混沌重归的过程中,我独自徘徊于天地之间,周围是无尽的黑暗与死寂,心中满是孤寂与沉重。”
“至于第三次,二叠纪大灭绝。太古炎魔觉醒,地火之灾肆虐,深海玄阴之气逸出,天地失序。我看着超九成五的生灵灭绝,心如刀绞。但为了世界的未来,我咬着牙,借助造化玉牒的力量,让世界重归混沌。”
“那一段时光,我置身于混沌的漩涡之中,周围没有一丝生机,唯有我守着这即将重生的希望,孤独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三叠纪大灭绝,异域时空势力侵入,时空淆乱。身形巨大的鳞甲兽族在混乱中元气大伤。我站在天地之巅,俯瞰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悲凉。又是我,凭借造化玉牒,开启混沌重归之路。”
“在混沌的黑暗中,我独自坚守,等待着新秩序的萌芽。”
“而最近一次,白垩纪大灭绝。蕴含混沌之力的星辰撞击盘古世界,大地震动,天崩地裂。灵植衰败,灵食链条断裂,众多称霸一时的兽族灭绝。我再次动用造化玉牒,引导世界回归混沌。”
“这一次,我站在混沌的边缘,望着曾经繁华的世界陷入黑暗,心中的孤寂达到了顶点。但“吾深知,每一番重归混沌,俱为一场酷烈之磨砺,亦乃新秩序萌生之契机。”
鸿钧道祖目光如炬,缓缓扫视诸圣,声若洪钟,悠悠开口,“今时今日,这方天地又一次伫立在第六次灭绝之边缘。尔等皆为这方世界孕育而出,实乃其兴衰之关键。
一旦世界重归混沌,所有法则便如泡影般消散,尔等身上所蕴之磅礴伟力,亦将如东流之水,倾数反哺于这片天地。彼时,尔等连同这方天地间的亿万生灵,皆会在混沌的汹涌洪流之中,灰飞烟灭,不留半点痕迹!”
“摆在尔等面前,现今尚有两次契机。
其一,趁众魔神尚未补全自身法则,诸位可凭借这天地间的法则之力,主动出击,直捣混沌外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封神后传之佛道之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