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老师日常就格外留意学生们的行为模式与人际关系网络。他发现,在这个班级里,不知何时形成了一个以几个成绩欠佳且颇具 “叛逆” 气质学生为首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的活动轨迹与其他同学明显不同,他们常常聚集在操场角落、学校附近废弃工厂等隐蔽之处。
通过进一步运用洞察网络技艺,博源发现这个小团体内部有着独特的 “社交规则”。不知从何时起,“会吸烟” 在他们之间悄然成为一种 “社交资本”。在这个团体中,会吸烟似乎代表着一种 “勇敢” 与 “合群”。
小王,那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一直渴望能融入集体,获得他人认可。在一次课间,博源看到小王路过操场角落时,被小团体成员热情招呼。其中一个成员递给他一支烟,笑着说:“来一根,这才够哥们儿。” 小王脸上露出犹豫之色,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挣扎。博源运用洞察心灵技艺,瞬间明白小王内心的纠结。他知道小王清楚吸烟是不对的,可又害怕拒绝后会被孤立,那种对社交接纳的渴望与道德认知的冲突,在小王心中激烈碰撞。最终,小王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下,颤抖着接过烟,在哄笑声中点燃。
从那之后,博源留意到小王每天都会偷偷摸摸地将烟藏在书包里带入学校。每到课间休息或是体育课自由活动,小王便会和小团体成员迫不及待地奔向操场角落。他们在那里吞云吐雾,还互相攀比,炫耀着各自烟的品牌,比拼着谁的吸烟姿势更 “帅”。小王的眼神中,既有初次融入团体的兴奋,又夹杂着一丝不安。
此后,小王为维持与小团体的关系,每天偷偷带烟到学校。每次课间或体育课自由活动奔向操场角落时,他心里都五味杂陈。“我这样做真的对吗?可每次和他们在一起,至少不会觉得孤单。” 吸烟时,同伴们互相攀比烟的档次和吸烟姿势,小王虽也跟着附和,内心却忍不住担忧:“万一被老师发现怎么办?爸妈知道了肯定会失望透顶。” 但每次这种担忧,都被害怕再次被孤立的恐惧压制。
小孙的变化同样没逃过博源的眼睛。小孙原本是个听话懂事的学生,可自从加入这个小团体,整个人都变了。博源通过观察小孙日常行为和与同学交流的神态,运用洞察心灵技艺,感受到小孙内心的变化。小孙觉得在这个小团体里,吸烟是一种 “身份” 的象征。只有学会吸烟,才能真正融入其中,与大家一起讨论那些他们认为 “很酷” 的话题。博源还发现,小孙和小团体成员经常趁着放学后,溜到学校附近的废弃工厂吸烟。那座废弃工厂空间宽敞又相对隐蔽,他们在那里肆意地享受着吸烟带来的 “乐趣”,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歧途。
博源深知,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迷茫期,他们的行为急需正确引导。而他,会继续运用自己的技艺,密切关注着这些学生的动态,寻找合适的时机,帮助他们走出这片迷雾。
喜欢拯救学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拯救学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