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库房里果然有好多绣线,很多颜色家里都没有,我和大姐挑了好些呢。”
梁青娥定睛一看,就见二毛妮端着的托盘里,满是各种深深浅浅的粉、红、绿、紫……
她接过托盘放在柜台上,意有所指的对何掌柜说:“何掌柜,这些绣线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要是你折本卖,咱们可不好意思再来了。”
何掌柜笑呵呵拿起一束束绣线,噼里啪啦开始拨算盘。
“二十五色绣线共二十五束,一共一百二十五个大钱,你们买的多,我再额外送两色绣线。”
说着,他随手拿了两束湖绿、雪青的绣线放进去,作为添头。
梁青娥看着柜台上摆放的绣线,不禁抽了抽嘴角。
可不是二十五色吗,光红色一种,就按颜色深浅细分了五种色。
方才卖帕子得了七十个大钱,俩姑娘本来没打算买绣线,身上也没带银钱。
这会儿把卖帕子得的银钱全拿出来,还是不够。
要不,少买些。
大毛妮和二毛妮看着柜台上精挑细选的绣线,满脸纠结。
“劳烦何掌柜帮忙装起来。”
梁青娥瞧俩孙女这模样,就知她俩银钱不够。
把二人差的缺口补上后,和何掌柜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喊上孩子们,就离开了。
“林阿奶,慢走。”
陆秋生把一行人送到店铺口,摇手冲众人作别。
梁青娥借着挥手告辞,又打量陆秋生好几眼。
别说,这孩子笑起来还挺讨喜,和自家大毛妮一样,笑起来,脸上也有一个梨窝窝。
从绣坊出来,梁青娥带着孩子们马不停蹄就去买糕点。
还没走到点心铺门口,一股诱人且浓郁的甜香,便翻涌着直往鼻腔里钻。
孩子们不停的翕动着鼻子,下意识咽了口口水。
“哇,好香。”
乐宝吸吸小鼻子,一脸沉醉。
“个小馋猫,阿奶等会儿给你买包桃酥吃。”
乐宝闭上眼睛,狠狠吸了两口空气中浮动的点心甜香,再睁开眼,小脸上满是满足。
“阿奶,不用买桃酥,我就是喜欢闻这味儿,现在已经过完瘾了。”
看着乐宝乐呵呵、满不在意的小模样,梁青娥心里忽地就是一软。
她抬手轻轻摸了摸乐宝的脑袋,笑着道:“就闻闻味儿哪能行,东西吃进肚子里,才算过了瘾。”
“阿奶,桃酥价格几何。”
梁青娥以为她是心疼银钱,忙道:“不贵,阿奶银钱带的足足的,够买半篓子还多。”
谁知乐宝还是摇头:“阿奶,你还没说桃酥多少铜子一个呢。”
“桃酥零卖三文一个,要是成包买的话,八个桃酥十六个铜子。”
桃酥是纯白面做的,里面不仅放了鸡蛋,还加了甜糖,比起平常的面果子,算是很金贵的吃食点心了。
听到一个桃酥竟要三个铜子,林耀和林辉不禁咋舌。
天老爷啊,一斤麦粉市价七文,一块和碗底差不多大的桃酥,竟能抵得上半斤白面的价钱,真是贵的很。
俩孩子急的抓耳挠腮,想说不用买他们那份,又不知如何开口。
“阿奶,咱们别买桃酥了,买些糯米,回家包粽子好不好。”
听到买糯米包粽子,几乎所有孩子,都很兴奋。
大毛妮笑着道:“端午节烧蒜、吃棕、挂艾蒿,包粽子还更应景些。”
“真不吃桃酥。”
“不吃。”
一众孩子齐齐摇头,桃酥他们一年到头也能吃好几次,不过就是酥一点、甜一点,吃不吃都无所谓。
粽子可不一样,端午节吃粽子是习俗,但往年家里吃的粽子,要么是姑姑送的节礼,要么是从浮子茶摊买的现成的。
印象中,家里几乎从没包过粽子。
“行,那待会儿咱们买上几斤糯米,留着端午包粽子吃。”
临近端午,恰又逢集,点心铺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店铺里都是挑选点心的客人,梁青娥看看自家浩浩荡荡九口人,便让孩子们等在铺子门口,自己拎起背篓独自进了铺子。
照着往年的惯例,梁青娥很快选好了节礼送的点心。
付过银钱后,一行人又去了粮油铺子。
二斤一份的挂面共买了八斤,伙计按照梁青娥的要求,分开打装好四份。
买完挂面,端午节礼基本就算备齐了。
各家两包点心,二斤挂面,回头再从家里捡上二三十个鸡蛋,这份节礼,就很拿的出手了。
挂面买好,梁青娥又喊伙计称了五斤糯米。
他们这地界不种稻子,所以糯米的价格颇高,足有十文一斤。
八斤挂面六十四文,五斤糯米五十文,梁青娥便让小伙计把零头抹掉。
小伙计说他只是帮主家看店,不敢随意抹零头,最后多给他们抓了一小把糯米,全当饶头了。
一百一十四个银钱付出去,梁青娥把东西小心放进背篓里,招呼一众孩子们,就出了粮油店。
东西置备齐全,大家伙便准备打道回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孙女是福星锦鲤,我是霉星极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