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水军自成都启程后,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奔赴湖广新省的洪湖,然而,当他们抵达洪湖后,却突然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里,夏国水军并没有无所事事,相反,他们一直在忙碌着。
原来,他们的任务是剿灭洪湖里的水匪,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他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至少成功地杀死并俘虏了两千多名水匪。
其余的水匪被强大的水军打得狼奔豕突,剩余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藏匿到了何处。
事实上,剿灭水匪只是整个计划中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有先例的。
尽管夏国水军目前仅有两万余人,但多年来他们在与水匪的战斗中,抓获了大量的俘虏。
这些俘虏中,那些罪大恶极的已经被处决,而罪行较轻的则被贬为船上的杂役。
对于这些杂役来说,想要摆脱这种身份,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通过立下军功,晋升为正式的水军士兵,二是在船上为夏国水军服务满十年,十年后便可以获得自由,并被分配一定的土地。
这些杂役们不领取,只管他们饭,他们的数量多达近万人,这也是夏军此次出征只能派出五百艘船只的原因。
还有长江水路上的各处水寨,要嘛就是自己人,要嘛就是合作者,不肯屈服的都已经被剿灭,这些人更多,总数达七八万。
这种情况江南本地人可能知道一些,但是郑芝龙并不清楚,大家为了各自的利益,也没有人告诉他,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终于在这一天,后续的商船和官府组织的民船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长江和洪湖的交界口。
水军这时终于从洪湖里缓缓驶出,开始了他们此次的护航任务,不过他们在洪湖留下了近三千人,这三千人大多数都是以前的俘虏。
不过他们的行进速度还是异常缓慢,沿途,不时有商船靠岸,将船上的货物卸下,交付给早已等待在岸边的买家,然后空船跟随水军前行。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整整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也才仅仅走了三百余里,这让一直在下游焦急等待的郑芝龙心急如焚,嘴上都急出了撩泡。
直到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夏国水军完全可以不必到上海县来,他们完全可以在中游就将货物分散出去。
只是夏国从一开始护航的航线就是直达上海县,他们也就以为这是夏国水军的航线,这无疑误导了他们。
就在这时,顾家那边的战斗结果传了过来,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所有人。
五千新军竟然全军覆没,而那三千战俘更是被残忍地全部坑杀。
这一消息让许多人都吓了一大跳,夏军的霹雳手段实在是太过狠辣,令人不寒而栗。
当然,也有很多人为此痛心不已,心如刀绞,孙传庭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为了这件事,他还亲自邀约了郑芝龙共商对策。
两人在一个院子里坐定,孙传庭的脸色非常难看,郑芝龙的脸色也不是很好,沉默的气氛非常凝重。
郑芝龙道,“孙将军,贵部还能不能完成堵截的任务?”。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郑将军,夏军的战力这么强大,你还有把握击败夏国水军吗?”。
郑芝龙沉默不语,如果说以前他非常有把握,那么现在就已经不确定了,实在是夏军的新武器实在太过厉害。
这个时代的水战大多数还是以接弦战为主,如果夏军在水军中装备了这种新武器,他的手下还怎么上船?
到时候只能用炮轰、用船撞,可是这个时代的炮战命中率非常感人,郑芝龙的大炮可不像夏国那样。
夏国的炮兵是技术兵种,有专门的训练,还要学测距、刻度等等,妥妥的高新技术人才。
郑芝龙沉吟了一下,“信心还是有的,我已经收到情报,夏军的战船上一般只有六门炮,船只也不大多数都是千料船”。
他这个说法还是正确的,夏军的制式战船只有六门炮,船头船尾各一门,中间各两门。
而且这炮也没有郑芝龙的炮大,郑芝龙的大型鸟船上装备的是西方那种二十四膀炮,也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炮。
栽种就更不用说了,一千料换算一下也就是七八十吨左右,不管那个方面来看,郑芝龙的优势都很明显。
不过夏国水军的制式战船有上百艘,每艘船上有水军百余人,上面不但有大炮,还有十架更方便的弩炮,这玩意儿如果近距离,也就是在五百到八百米的时候威力非常大。
在这个距离,弩炮的准度非常精准,只要射到敌军船上就会爆炸,而水军的弩炮是特殊设计的,爆炸的同时还会产生燃烧。
在这个时代,船只全部都是使用的木制,如果被点燃了船只就是一个大麻烦,如果射击的位置刚刚好,射中了火药桶之类的,那就更好玩了!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那现在夏国水军龟缩在中游就是不下来,郑将军是个什么打算?”。
“本伯是想主动前往寻找战机,夏国水军不是不下来吗?那本伯就上去找他们,只要不进入狭窄江段就可以” ,郑芝龙说道。
顿了顿又道,“如果本伯出征,还是希望孙将军按照我们原来商量好的,前去堵截住夏军,尽量给本伯创造胜利的机会”。
孙传庭沉默了下来,夏国禁卫军能在松江府消灭他五千人,那么就能把他剩余的一万五千人消灭掉。
但是不动也不行,这不但是皇帝的旨意,也是他必须配合的事情,而且一下子损失了五千人,朝中肯定会有人弹劾他。
毕竟前面就有很多人说他拥兵自重了,现在就更不用说,只要消息传回了京师,弹劾的奏章肯定像雪花一样多。
孙传庭咬咬牙,“好,那就按照原计划办,本将军前往预定地点堵截,不过郑将军你要快一点”。
“本将军算是发现了,这长江两岸就像筛子一样,我们但凡有点动作,夏国那里就全知道了,不得不防啊!”。
郑芝龙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杯举起,“那就一言为定,本伯三天后就出发,直接消灭夏国水军!”。
喜欢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