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那张期末成绩单被我塞进抽屉最深处时,我是真松了口气。盯着儿子背着书包走进校门的背影看了半分钟,转身就去超市买了两斤小龙虾,回家配着冰啤酒坐沙发上刷剧——总算不用每天早上六点半爬起来煎鸡蛋,不用晚上蹲在他书桌旁盯着他改数学错题,不用在他说“妈我校服找不到了”“妈我作业本落学校了”的慌乱里打转。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暑假可算来了,这下能清静了。
现在才知道,那时候的“清静”,是我对暑假最大的误解。
七月初还行。刚放假那几天,儿子像只刚出笼的小鸟,白天自己抱着平板看纪录片,我下班回家他还能凑过来问“妈今天做什么饭”,偶尔还会主动把自己换下来的袜子扔进洗衣篮。我甚至偷偷跟同事炫耀:“你看我家那小子,放假也不闹,挺省心。”同事当时笑了笑没说话,现在想想,她怕不是早就知道我要遭罪。
转折点是七月十号。那天他约了同学去公园打球,回来一身臭汗,把脏球鞋直接踢在玄关,湿乎乎的运动服扔沙发上,自己冲进浴室冲凉。我正在厨房炖排骨,听见动静出来,看着沙发上那摊印子,血压瞬间就上来了。“你不能把衣服放进脏衣篓吗?”我喊了一声。浴室里水声哗哗响,他应得含混:“等会儿嘛,先冲澡。”
这“等会儿”就等到了晚上。我收拾客厅时,那运动服还在沙发上,都快干了,硬邦邦地贴在布面上。我把衣服拎起来递给他,他正趴在书桌前玩手机,头都没抬:“哦,忘了。”那语气轻描淡写,好像忘了收衣服是什么天大的小事。我压着火说:“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这是基本的吧?”他终于抬眼看我,皱着眉:“放假了还管这么多啊?”
那一刻我才反应过来,这孩子不是“省心”,是“没到闹的时候”。
从那天起,家里就没真正干净过。他的书桌上永远堆着东西:半块吃剩的面包,翻开的漫画书,充电线缠成一团,还有喝完没扔的可乐罐。我每天早上收拾一遍,晚上回来准又恢复原样。有次我实在忍不住,把他桌上的空罐子全扔进垃圾桶,他放学回来一看,居然跟我急了:“妈你扔我东西干嘛?那罐子我本来想攒着卖废品的!”
我看着他那认真的样子,气笑了。“你攒了俩星期,就攒了三个罐子,”我指着垃圾桶,“卖废品能换五毛钱不?”他不说话了,蹲下来从垃圾桶里把罐子捡出来,摆回书桌角落,还特意用个塑料袋装着。行,算他有“环保意识”,可那塑料袋旁边,照样扔着咬了一口的苹果,都氧化发黑了。
除了乱,更让我头大的是“作息”。上学时他七点起床,现在能睡到中午。我早上八点出门上班,他房间门还关着,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不知道的还以为屋里没人。有次我特意早醒半小时,想去叫他起来吃早饭,刚走到他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砰砰”的声音——他根本没睡,戴着耳机打游戏呢。
“你怎么还不睡?”我推开门。他吓了一跳,赶紧把手机往被子里塞,眼神躲闪:“没、没打游戏,我看时间呢。”屏幕还亮着,游戏界面都没关利索。我没戳穿他,就说:“都凌晨一点了,赶紧睡。”他含糊应着,我关上门,听见里面窸窸窣窣响,估摸着是把手机藏得更严实了。
第二天中午我回家,他果然还在睡。我把他叫起来,他迷迷糊糊坐起来,第一句话是:“妈,我饿。”冰箱里有早上热好的包子,我让他自己去热,他磨蹭了十分钟才挪到厨房,热完包子又拿着手机坐回沙发,一边吃一边刷短视频,包子渣掉得沙发上到处都是。
我看着他那副样子,忽然就想起他上学的时候。那时候他早上七点准时坐餐桌旁,规规矩矩吃早饭,吃完背着书包跟我说“妈再见”,晚上放学回来,先把作业拿出来写,虽然偶尔会拖拉,但至少有个“学习”的样子。现在倒好,作业堆在书包里没动过几页,问他就说“老师说八月初交就行”,每天不是打游戏就是刷视频,要么就约同学出去疯跑,回来一身汗,倒头就睡,昼夜颠倒。
七月中旬那几天,我天天盼着下雨。不下雨他就往外跑,下雨了好歹能在家待着。可在家待着也没省心的。他在家待着,要么是在自己房间打游戏,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嘴里还时不时喊两声;要么就是在客厅看综艺,笑得惊天动地。我下班回来想安静看会儿书,根本不可能。
有次我跟他说:“你能不能小点声?我累了一天,想歇歇。”他把音量调小了点,没过五分钟,又跟着综艺里的人笑起来,音量不自觉又大了。我叹了口气,回了自己房间,关上门,还是能听见他那边的动静。那时候就特怀念他上学的日子——晚上他写作业,我看书,客厅安安静静的,只有翻书的声音,多好。
更无语的是“吃饭”。上学时他在学校吃,我中午随便对付一口就行。现在他在家,我中午得特意回来给他做饭,不然他就吃泡面或者外卖。有次我加班没回去,晚上回家一看,外卖盒子堆在茶几上,汤洒了一地,他趴在沙发上睡着了,嘴里还叼着根薯条。我一边收拾一边气,可看着他睡得沉,又舍不得叫醒他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