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默念:能确定。
很友好的女声:好的本主,这次指令将在结束对话的9秒钟后开始执行。以后这种指令都将在8秒钟后执行--有5秒钟的启动期和3秒钟的提速期。在此期间还可撤销指令。这一点,也请本主能记住。
阿三:哦--好的…知道啦…
很友好的女声:好。祝本主在今后使用愉快--
阿三:谢谢…
规则管理中心的声音消失了。
阿三立刻高度紧张起来--心想:用这么微小的力和这么高速度的组合,站着实施“外放”--是不是距离有点远、太浪费库存能量了啊…
于是阿三就蹲下身、使自己的左手掌离地面近一点。不知不觉中,9秒钟到了--阿三感觉有一股气体--淡蓝色的--冲出了左掌心--向地面喷去…
奇妙的景象出现了:好像是一股淡蓝色的火焰--喷向地面,烧尽并吹走了地而上所能喷到位置里的一切杂物--但一点也不冒烟、也没“尘土飞扬”的景象--
阿三连忙移动左手掌--像用抹布擦地似的、把在安装能量池小圆球盒子周围1米5一个环圈的地面都“抹”了一遍…那效果,真正是快要做到“一尘不染”了。
阿三并没等用完8%的库存能量,就指令关闭了这次的“外放”--虽然有点心疼--用库存能量来打扫卫生,好像是划不来…
但对后续的纳米级甚至是皮米级的分解缠移的操作来说,这种“打扫卫生”的操作又是必须的,并且不是一般人所能完成的。
好在,从指令关闭这种“外放”、到执行完毕--只要3秒钟--这又是一种体验,对此阿三感到很满意,同时又积累了一条经验:可以预设好关闭“外放”的时间的--
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空置“外放”的时间,能节约个1秒2秒的库存能量的消耗。
1秒2秒的库存能量消耗--可不是个小数字啊…1秒钟就是全力移动1万米,消耗的库存能量--恐怕也还没有用vN2-E级微小力组合的“外放”1秒--所消耗的库存能量的…一半吧--理论上推算、就是这样的!
好吧,第一步操作,算是满意的完成了。
第二步:是清理导光管的切口--左侧小能源池安装盒子的盒内的一头--还有着一节导光管、有一个切口的--
就是是个切口、要与从导飞指令中心过来的(通过与小天桥一侧的绑定过来的)导光管的切口对齐--并清理掉因激光切割而形成的烧结层--然后再焊接--这是普通人的操作思路。
然而,在阿三的操作里,就只是:把从导飞指令中心过来的那个导光管的切口--先启动分解缠移中的移离法--进行分离--一直分离移到管囗的烧结层--全部消失为止、同时起用外搜--回录程序--记录下各元素被分离时的顺序、数量、位置--
并按外搜--回录程序、在小盒子周围的、刚“打扫卫生”过的场地上、按顺序堆放好各种分解移离出去的元素细未--
接着,就是对留在安装能源池小圆球盒子内的那节导光管进行彻底的分解移离--
在把这节导光管全部分解移离时,却是仍按分解从导飞指令中心过来的那个导光管切口时的外搜--回录所记录的顺序--把分离出来的各种元素细末按原来的堆放顺序和位置放好--
最后,以从导飞指令中心过来的那个导光管的、被分离了激光切割留下的烧积层后的那个管口为原点,启动了分解回移--
这个启动指令的内容是:以在安装能源池小圆球的小盒子外的、从导飞指令中心过来的导光管的切口为原点,按分解原点切口时的外搜-回录的记忆信息所记录的分解顺序、数量、位置,以堆放在安装能源池小圆球的小盒子外的、2米直径圆范围内的各堆元素细末为材料、用vN4-4C级微小力组合、实施分解回移--立刻编码并发出指令、立刻执行--
果然,与用一片碎瓷片修复古董瓷器时--首先是出现了以这块碎瓷片为原点而“画出”的虚拟的原瓷器的外型--一样--
以从导飞指令中心过来的导光管的切口为原点来修复被切割、又被分解移离了的那节管子--
首先、就是在原点的切口处--也出现了一节虚拟的导光管的外型--就是原来没被切割时的导光管的原来的外型形状的“画像”--一节光溜溜的管子、管子的顶端有个喇叭口…
接着就是分解回移--就像4D打印机似的、在安装能源池小圆球盒子周围、1米半径内堆放着的、刚从原点切口处和小盒子内的那节管子中分解移离出来的各种元素细未--又以一种规定的顺序--被一点点、一点点的“打印”到原点切口的虚拟的“画像”形状中去了--大约过了18秒,整个虚拟“画像”就变成实体了--
随后,阿三又立刻启动了定点扫描--对“扫印”出来的那节管子与原点的连接状态进行了检查--结果相当好--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缠神阿三缠成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缠神阿三缠成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