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眼睛瞪的更大了,她着急道:“你怎么现在才说,我爸我妈还在种植园呢!”
一着急她就会动手,戴冬来的肩膀被连捶了两下。
还别说,那块肌肉被捶的挺舒服。
他呵笑道:“别急,这事除了你刚知道,其他人都准备了好多天了,叔叔和阿姨都知道,我爸和他们一直有电话沟通。”
文新被他这番话惊的微微张着嘴,盯着戴冬来的侧脸看了又看。
到此刻她才算是看明白了。
原以为是她很有自信。
可看眼前的这男人,分明才更是胸有成竹——
一副笃定她一定会答应嫁给他的胜算。
或者说,他有恒心,一副无论如何都要娶到她的势在必得。
文新忽的笑了,她还挺喜欢看戴冬来这费尽心机后得意洋洋的模样。
“放我下来,戴冬来,我自己走。”文新说。
戴冬来说:“到家门口了再下来。”他扫了眼街道,步子迈的又稳又大,过到了马路对面。
双脚在地上站稳,文新又看了一遍眼前的六辆车,她忍不住惊叹:“戴冬来,你家来了多少人?我家里坐得下吗?”
她探着头往院子里看,第一次回自己家这么紧张。
戴冬来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爸说按照开城的婚嫁习俗,家里重要的长辈需要到场,至于来了几位,我没细问。”
文新也没有打听过这些习俗,只是前段时间听她妈妈说起过邻居家嫁女儿——
先要两家人商议换婚书的日子和事宜。紧接着是按日子上门换婚书。随后就是订婚宴。再之后……再议亲,再就是举办婚礼。
单说订婚这件事,戴家今天这是连商议带换婚书一并了。
想必也是长辈们共同的想法。
文新心想,这样也好,越简单越好。
这么想着,她和戴冬来一起进了厅门……
听见门响,沙发上坐着的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不约而同的看过来,客厅里即刻陷入一片安静。
文新承认,她就是个小门小户家的孩子,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和这么多威严的长辈们。
她一紧张,脚步钉在原地,忍不住回头看戴冬来,戴冬来正笑着看她,大手在她后背抚了抚,随即握住了她的手。
手牵手,他们一起向长辈们问候……
文新第一次见到戴冬来的父亲戴季平,第一感觉就是,她仿佛穿越了时空见到了二十七年后的戴冬来。
五十岁的戴季平,身形瘦削但依然挺拔,严肃俊朗的脸庞上有了岁月的痕迹,一双锐利的眼睛更加的深邃。因为坐车赶路,他略显几分风尘仆仆的倦意,但面容上看上去更多的还是从容不迫的沉稳。
文新向他颔首问好,他笑着回应她。
父亲愉悦的心情很明显的难以掩饰,他的唇角始终带着笑,视线在两只紧握的手上停留了一瞬,眼里的笑意更浓了。
文新问候明姨的时候,明姨同时起身走向文新,牵起了文新的另只手握了握,眉眼弯着,笑说:“比照片上更好看,怪不得让小冬这么喜欢,我看着也很喜欢。”
文新被夸的红了脸,感觉前心后背有点热的冒汗,只笨拙的道了声:“谢谢您。”
沙发上坐着戴冬来家的另外四位长辈。这不大的功夫,他们已经打量过眼前和侄子牵着手的女孩:
一打眼,惊她的模样犹如清水芙蓉,周身的气质清新脱俗。再一看,偏她又长了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多了几分活泼灵动。又见她忽的一笑……好嘛!真可谓是,明眸皓齿明艳动人。
眼前人,分明就是一对天作之合郎才女貌的璧人。
长辈们没再有过多的询问,只满意的连连点头。大家有意顾着喝文爸沏的茶,夸赞茶壶里泡的上好的铁观音。
来了六辆豪车,其中有三辆车没有载人,司机们只拖着整后备箱的聘礼和喜果跑了几百公里。另外三辆车,载人也载物
大客厅里的地上礼盒堆成山。其中有几个略大的物件,是包装严谨的红木箱子,里面是价值不菲的唐宋时的瓷器。箱子上有好几幅名家字画用山水墨油布筒包裹着,上面还叠放着两个大红本子,是两套房子的房产证。最边上平放着一个红色亮漆皮的密码箱很惹眼,那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百零一万的现金。
实不相瞒,戴冬来家四代单传,辈辈为官,百年来积下的家宝给文新拉来了大半。
这所有的物品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东西,是用龙凤呈祥的红锦缎缠起来的,铺展开来,里面粘贴着一张婚书,上面的字体是楷书,用毛笔工整的书写着新郎新娘的名字,祝福词,证婚人的签名,双方父母的签名以及立书日期。
二零一二年二月十五号,戴冬来和文新在双方父母和亲友的见证下交换了婚书。
订婚宴安排在三个月后。
这是文爸的意思,因为他的种植基地这整个春季都会很忙,文妈这边的亲友也不少人,需要邀请的人数还要具体的统计和一一邀约,还要预定宴会厅和婚庆策划公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秋去冬来岁岁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秋去冬来岁岁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