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武器,其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打那些王八壳战舰。
毕竟,苏维埃现役的的黑洞炮都因为担心黑洞搞太大容易失控,所以其制造的黑洞基本都只能维持1-5秒左右,对于堡垒星球和战锤的超厚战舰一类厚重目标的打击效果极其有限。
又由于超限光粒子打击的杀伤力太强,其他武器面对大龟壳可能又不太够用,这款专注于对内杀伤的武器才应运而生。
(超限光粒子:一种能够将速度加速至无限趋近于光速的智能武器,全弹仅有200公斤重量,自带导引头,最小转弯半径为0.13光年,外壳采用中子星材料,一枚足以击毁一颗中子星。)
「三十八舰队215号汇报,“棺材”正在减速,打击效果达到预期!」
通讯频道内的汇报让指挥中心松了一口气。
如果黑洞内爆还解决不了这个“棺材”,那后面的其他手段也都不好说了。
「三十八舰队全体请注意检查曲率引擎是否正常。」
「报告,我舰队曲率引擎均仍处于异常状态,无法启动!」
话音未落,突然有两道消息同时被发送往指挥中心和舰队旗舰。
“三十八舰队113号汇报,我舰曲率引擎已率先恢复,请求抵近侦查敌情!”
“三十八舰队335号汇报,我舰曲率引擎也已率先恢复,请求与113号一同抵近侦查!”
舰队频道内安静了两秒...
「批准113号与335号的行动,请务必注意自身安全!」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X2。
舰队中,两艘战舰突然向“上”方拉起,启动了曲率引擎。
“航向两幺洞!倾角洞两洞!第三曲速!”
由于在太空中没有上下左右,也没有东西南北之分,舰队作战中一般会以旗舰方向为基准来绘制一个空间坐标系。此坐标系在每一阶段作战开始时定下,订下后直到作战结束都不会根据旗舰转向再发生变化。
其原理与现代空战中的Bullseye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速航行中...
由于双方之间的距离本来也没多远,113号与335号日冕级战舰仅用了几分钟便来到了那艘“棺材”的100万公里外。
这个距离上,即便那艘“棺材”还有什么反击措施,两艘日冕级战舰也拥有充足的反应时间。
「113号报告!目标没有任何反应,其周围的异常引力波正在逐渐消失!」
「335号报告,无人探测器已成功逼近目标30公里内,即将与其接触。」
两艘日冕级战舰一上一下,都在距离“棺材”一百公里半径外各自展开调查。
(日冕级:中型战舰,第三代战舰的其中一种,属于第七代技术兵器。长8公里,直径1.8公里,最大航速为光速56%,最大曲速为光速的12倍,最大折跃半径为10光分。(注:目前在战锤宇宙还无法应用折跃引擎。))
「113号,请再次确认目标是否已沉寂。」
「113号确认,目标已无任何反应,异常引力波正在消失。」
收到前线的再次确认后,星区总指挥才松了一口气。
“通知中子号,引力号,打击任务转为一级战备。随时注意目标状态。”
“明白!”
「中子号,引力号,打击任务终止,转为一级战备值班,持续关注原打击目标。」
「中子号收到,打击任务终止,继续监视原目标。」
「引力号收到,引力波拖拽网进入待命状态。」
确认“棺材”没反应之后,三十八舰队又分出了一部分战舰向其靠拢,准备开始善后工作。
就这样,经过了一阵折腾,终于彻底确认了“棺材”已经失去战斗能力。
然后... 然后就被一艘巨星级大型工程舰给拖走拿去拆了...
(巨星级多功能舰船:属于第五代战舰,可运输可建造可挖矿还能打架。长146公里,宽48公里,高34公里,呈长方体。最大航速为光速60%,最大曲速为30倍光速,最大折跃半径为100光分。目前全苏维埃仅一艘。)
哦对了,那个连接两个世界的“门”也在星门技术和引力波技术的加持下得到了一些解析结果。
其成果就是,那道“门”被挪到了两侧星系的最外侧,差不多冥王星轨道那个位置。
并且扩大成了直径3000公里的一个球形。
啥?你问战锤那边的冥王星去哪了?
当然是被拖去当矿用掉了啊,不然哪里来的这么多船。(笑)
柯伊伯带那边也惨遭毒手,目前来讲只剩下1/3了,估计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完全消失吧。
有人可能会好奇,柯伊伯带这种天然的防护屏障为什么要拆掉?
嘛,明明有更好的行星引力波偏转护盾和星系拦截系统,还要那及其原始又看脸的柯伊伯带有何用?
现在的苏维埃,如果拿去《三体》里面对比的话,差不多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半个神级文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