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大千世界的六道众生,就你这个人只要在他前面跟他讲几句话,他听你讲话,他的意根就能知道你过去生“心之所行”,他可以感受到你内心的灵动。他可以知道你这个人的过去生有什么样的执着点,你是属于贪烦恼重,瞋心重,或者是愚痴重。贪烦恼又属于是贪财,还是贪名、贪色。你的内心的固定的活动的地方,他清清楚楚。“心所动作”,他也可以知道今生你各种造业的情况,你喜欢造什么样的善业,你也习惯容易造出什么样的身口意的错误,你今生的善恶的造作,他了了分明。他也可以知道你的“心所戏论”。他也可以从跟你沟通讲话当中知道你未来有什么样的希望。
你看佛法每一个人都在修行,但是每一个人对未来的希望不一样——有些人可能只想要得到人天的快乐,有些人喜欢往生净土,有些人是希望直接成佛,而他都能够清楚。他的内心,那个意根清净,他只要跟你接触,他可以知道你的过去、现在、未来,你内心的各种的活动状态,他能够完全“皆悉知之”。
看第三个,结示功德。
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筹量言说,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
这个人六根清净的意根清净,虽然没有成证真正的法身的无漏智慧,但是他因为意根清净的缘故,所以他所有的思惟,乃至于为人演说佛法,演说的各种语言都是随顺于佛法,而且都是随顺于中道实相的佛法,也都是诸佛所说的,跟佛陀修多罗的法义相符合的。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总持法义。我们前面讲到因功德的时候,因功德包括名字位、观行位。诸位!你是名字位、观行位的时候,你学习中道实相一定要遵循文字。因为中道实相是严重违背我们凡夫的思考,严重违背。我们比较容易去在空有两边选一个,要么诸法因缘生,人天乘的人喜欢诸法因缘生,就追求创造快乐。二乘人是悲观主义者,二乘人说这个生没什么用,它迟早要灭掉,所以他强调诸法因缘灭,他强调灭相。那也没关系,你就专心修空。这个是我们一般习惯性的空有的选择。所以很多人的操作是,有时候修有,有时候修空。
只有即空即假即中是不思议境。为什么他因地只能讲“一念”随喜?我们只能瞬间地相应。那怎么把这个相应的力量扩大呢?只有依止文字相,没有其他方法了,没有其他方法。就读诵《法华经》,靠佛陀的文字般若来带动我们产生观照般若而入实相般若,就是把一念随喜变成念念随喜。所以诸位!因位菩萨不能离文字相,不可以!因为中道实相不是我们可以心思口议出来的,那完全是你过去的善根跟今生的体悟,得到那一念的短暂的光明。
但是,到了六根清净位不一样了,他可以超越文字了。你看六祖大师就是这样。六祖大师他也没读书,你不要说他读经典了,他连字都不认识,他就能够讲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这句话你去查经典,佛陀没有讲过,佛陀从来没有讲过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文字。但是你看这个义理,跟佛陀的义理是完全相符的。他的清净是本来清净,不是修来的清净。
佛在《法华经》讲这个清净,也是自性清净,就是你本来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你本来就是大富长者,你只是一念的迷失。所以他这个跟《法华经》的思想一对上去,是完全相符的。但是他今生没学《法华经》,他也不认识字,但是,很多跟他参学的人把《法华经》念一遍给他,他马上就解释出来。他解释出来,跟智者大师、蕅益大师的注解一看,完全相符。达到这种六根清净位,他能够怎么样?我们凡夫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里面寻求道,他是从道里面而生出无量文字出来,他可以不遵循文字了,对他来说文字相就是圆融自在,融会贯通。所以六根清净是这么一个情况。但是,我们是一个因位菩萨,我们现在是要尊重文字。现在是因位,但是你以后可以超越文字。先给你预先讲到这么一个六根清净位。
庚二、重颂
我们看庚二的“重颂”。这地方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意清净 明利无浊秽
以此妙意根 知上中下法
乃至闻一偈 通达无量义
次第如法说 月四月至岁
那么,这个成就意根清净的人,他有什么好处呢?总持一切的法义。所以他心中特别的明利,而且没有任何的障碍。这文字相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障碍,他能够以此微妙清净的意根,通达一切的上中下法。上是指菩萨法,讲六度万行;中就二乘法,四谛十二因缘,讲我空的;人天乘的,讲五戒、十善。他能够对这种上中下五乘的佛法,知道它彼此的差别相,也可以知道彼此的共同点,他能够完全地融会贯通,知道常同常别。这个人乃至于听闻一偈一句,就是你在读诵《法华经》,他从旁边走过去,他听到一句话,他就能够从这句话开演出无量的妙义出来,而且能够次第地为人宣说。怎么个宣说呢?他也可以讲一个月,讲四个月,讲一年,他可以开合自在。他的意根到达这种程度。这个是讲法义的深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妙法莲华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妙法莲华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