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过本所望”,这是最重要。“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车子。
那么这三种,免难不虚、不乖本心故不虚,跟这个所谓的过本所望不虚,蕅益大师用四个字来总结,叫做“以重夺轻故不虚”。轻就是佛陀本来给你一个小乘的涅盘,小乘涅盘他只能自受用。结果,佛陀给你一个大乘的法身!诸位你想想看,是大白牛车这个大乘的法身的功德好,还是小乘涅盘好呢?当然是大乘涅盘好。因为你小乘涅盘有的我都有,涅盘寂静对我来说只是心中的一个影像。你看大白牛车,它车子上面是可以休息的,他是有床垫可以休息的,所以菩萨在疲劳的时候可以在真如本性里面入甚深真如三昧,他就可以出现涅盘寂静了。以重夺轻,就是佛陀给他一个更好的东西,所以就这一点来说不虚妄。
比方说,有一个小孩子他老是哭闹不停。他妈妈说,你别哭,你站在这里面有问题,这里面很危险,你赶快出来,我给你一个巧克力吃,给你巧克力蛋糕吃。这小孩子一听到巧克力蛋糕,跑出来。结果妈妈没有给他巧克力蛋糕,却给他一个巧克力工厂。你觉得这个母亲有说妄语吗?你这个工厂随时就可以创造各式各样的巧克力,草莓的、什么都可以做。但是,以这个小孩子当初的胸量,你给他一个巧克力工厂,他可能听不懂。就是佛陀要先讲你能够理解的东西,让你受益;等到你受益以后,佛陀才会讲更清楚的东西给你,让你理解。佛陀教化众生是一步一步的,所以蕅益大师说,以重夺轻故不虚。因为佛陀给你的大白牛车里面,涵盖你小乘的涅盘寂静,你有的都有了,所以当然是不虚妄。
看附表第九,我们看大白牛车喻。这个地方实际讲到大白牛车的一个修学过程,我们把它做一个总结。
看第一个,十如是。
如是相(种种庄严)
如是性(大白牛)
如是体(其车高广)
其实大白牛车,真如本性,我们前面说过,它有清净义跟具足义。清净义是修空观而开显清净义,假观开显具足义。其实《法华经》的特点在假观。如果只讲清净,离一切相,那《楞严经》就讲过了,《法华经》再讲就重复了。《法华经》重点不在清净心,它的重点在菩提心,就是后半段,《法华经》后半段约本。前面是“约迹门开权显实”,强调“一心三观”。其实一心三观,它的智慧观照,目的要发愿的。整个《法华经》的根本在下半段,就是“约本门开近显远”,要让你对佛菩萨的功德生起欣求好乐而发菩提愿。所以成佛是智慧跟发愿两个结合,而发愿的根本在相。
净土宗也重发愿,欣求极乐你要有相状。我们在整个菩萨道的六度也是有个相状。你布施的相状带动布施的理观。我们前面说过,布施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所以它是怎么样?车上的工具是相。当你的布施相启动的时候,你的心,就真如的心,一心三观启动。这个性就是智慧。这个相状跟你的心一结合,产生如是体。就是我们说过,当你布施的时候,不但是有布施的相,还有你一个强大的布施的愿力,你的自性功德力,就“布施为法界,一切法趣布施”,所以它产生的因缘果报就不一样。
诸位!凭什么菩萨修布施叫做布施波罗蜜,凡夫修布施叫做得到布施的果报?因为菩萨有大白牛车,而你只是执着那个布施的法,你没有把你的心力放进去,你没有发菩提愿,你又没观照。为什么菩萨要受戒?他就是一个观照力、一个誓愿力放进去。所以,你在持菩萨戒的时候,每一条戒法都会变成波罗蜜,它有理观,还有愿力在里面。
当然,它那个大白牛车启动有三个重点:信解、观照、发愿。自性功德力,它不可思议,很难信解。我们凡夫只相信自己的妄想,这是很糟糕的,就把我们弄得格局很小。那你现在就必须要把妄想放开来,回光返照,找到你的本来面目: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信解。我们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学《法华经》?就是不断地熏习,告诉你,妄想跟你没关系,你的本来面目就是一念心。不断地串习,干什么?建立信解。因为你信解才会生起观照,观照心,观心。先相信它,然后再观照它,最后就是发愿,你愿意成就。
所以,这个相状一旦变成如是性,透过信解、观照、发愿以后,它形成一个大白牛车的车体。这个车子启动了,它会创造一个大白牛车的因缘果报,你所修的佛号未来还会加持你。诸位!有些人的佛号,因缘的佛号力,陪你到往生以后这个佛号就消失掉,因为他只是为了往生而念佛。说这个人念佛,这辈子念了一百万声。他说,我到了极乐世界,我因地的佛号就把我带到极乐世界!结果呢?结果没了。因为他一开始念佛的操作就是让他解脱用的。就像这个诸子,他就是为了解脱而修四圣谛。你别忘了,一佛乘的菩萨在因地修四圣谛,他四圣谛可以一直帮助他成佛之道。也就是说,为什么有些人在凡夫的时候所念的佛号到了极乐世界还在加持他?因为他一开始这个佛号就是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可不只是把你带到净土,它是让你成佛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妙法莲华经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妙法莲华经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