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问题,你不用担心,会给你准备好的。况且现在也过了合适的农耕时节……反正在秋天之前,给你配齐300名族人,专门从事种植和养殖。”
熊洪很有信心,从杏核那边了解到的情况,河谷诸部每个部落差不多都在70多人左右,而从南方来的部落,也大概有个十几个,所以按照估算,整个河谷部落存在的族人,差不多有三四千人。
这么多人,又经历过持续的战斗,应该可以换回不少这些部落“不要”的族人,比如一些老人或者自觉养不活的孩子。按照当初在凌河诸部的做法和经验,至少有十之一二的族人,是这些部落无法养活的,也就大概在六七百人左右。
虽然能够换过来的,肯定不会都是什么青壮,甚至大部分都会是老弱,但对熊部落来说,哪怕是老人,只要用部落的食物养上一段时间,大部分人都会恢复一些体力。
看看杏部落现在的族人,就能明白了,只要是食物充足、居住的地方安全稳定,再加上熊部落的作息时间和日常训练,这些人的体能恢复起来也并不算慢,一两个月,就可以用来干些农活了。
至于建设营地要干的一些重活,的确需要青壮,但熊部落也不是没有办法。
从别的部落“借”劳动力,这是熊部落的老办法了。
用食物或者其他物资来雇佣他们,大部分“人口过剩”的部落都会同意,甚至是抢着过来。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部落有充足的劳动力可用,还能间接地减少这些部落间的冲突,甚至潜移默化下,还能将部落的文化、习惯给渗透进去,让他们逐渐“熊部落化”,最终加入熊部落,为部落美好的生活贡献出一份力量。
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可不是次次都有机会的。
当然了,除了这些部落的族人,熊洪肯定也是要抽调部分部落老人过来的,改变营地现有的人口、部落结构。而部落被抽调人出来后,可以通过东边诸部的融入,来缓解人手不足的情况。
这就是熊洪的人力调动计划,所谓的“东边损失西边补”。
“而黑鼻你建设营地的人手,前期会辛苦一些,大部分是我们部落的族人,不过等到夏秋季,我们就能从河谷诸部带一些人回来,我想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熊洪解释过后,看着黑鼻,黑鼻也点点头,表示明白。
“道路的问题,不需要你们太过担心,再过一段时间,熊二会带着一些人手,从一号营地出发,沿着这条道路,把这条道路给修建好;而熊雨的运输队伍,这次回去之后,也会换上新式的车辆和牲口,到时候过来,新车、新路,速度肯定更快。”
“还有就是营地的建设,这里的地方太小,到时候人口一多,肯定住不下,各种配套也会奇缺,明天,我会给你一份图纸,你按照这个图纸,来把三号营地给建造起来。”
整个三号营地其实并不算大,即便是现在,也就只是有十来栋建筑,这自然不符合熊部落正式营地的要求,而且当前方带回来大量人口的时候,自然也要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样才能让他们好好地干活。
不过三号营地本身的位置还是不错的,西边和北边有矮山挡着,虽然不是太高,但相对陡峭,不管人还是动物都不容易过来;南边则是一片湖泊和小溪,为营地提供干净的水源;同时还有一片片的树林,而东边靠近道路的右侧,则是一处林间空地。
营地要想建设,最好的地方就是向北边扩展。
这也不是太着急,只要能够在入冬之前,用木头、泥土先将整个营地的围墙给建造起来就行,里面的建筑,在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反而建造的速度不算慢。
对于三号营地的建设,还是遵循着先外后内的方式,而且从现在开始,就需要从周围收集石料、木材、泥土这些必须的材料,甚至连一些地基,也可以提前挖掘。
“这是三号营地的建设计划,白茅,你需要好好安排大家做,但四号五号营地的建设,也不能落下。”
毕竟这里已经离部落有不短的距离,部落补给起来难度和消耗也大,所以能够自给自足的,就尽量不要从部落运送过来。
“……三号营地这里,还要再建造一处制陶坊,这里一定要严加看管,不得使用其他部落的新人来参与陶器的制作。”
“除此之外,原本从临海营地运送到本部的粗盐,也会有部分直接运送到草村,再陆路转运到我们这里,需要我们在这里提炼出细盐,跟河谷诸部进行交换……而盐的重要,我想你们都清楚,这更加不允许其他人知晓我们是怎么做的。”
熊洪很是严肃,粮食、陶器和食盐、布匹,是他准备撬开河谷诸部大门的“钥匙”,也是能够换到最多人口的依仗,他可不想在换到足够多的人口之前,把自己的“底气”给暴露出去。
事实上,要不是部落现在的运输难以满足三号营地的消耗,熊洪可没打算把这些部落的“底牌”置于一个算是危险的地方,即便这些危险,很可能都不会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史前部落生存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