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除了他这个庶出的儿子之外,上面两个嫡出的儿子幼年夭亡,只剩下两个女儿,他的结发夫人也是官家小姐出身,体弱性情温厚,擅长操持家事。
他那个死去的二太太淑娟虽然脾气大,但对他的正妻很是敬重。当然他就是个户部记事,没什么大出息,每个月拿的那点俸禄还没有姨太太从亲家带回来的多。
更不用说家里就只有姨太太一个庶子。
他也从不指望幼子能有大出息。跟他一样入朝为官就足够,即便不成亲家那点生意就足够他衣食无忧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姨太太总是想方设法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借由他的安排,入朝为官。
并且和他明说过,之前之所以亲家能给她那么多钱财,都是想把她儿子送入官场。
以后子承父职,亲家的生意才能一劳永逸地安稳做下去。
现在二夫人已故,虽然也没人唠叨他多带带自己儿子,但他的正妻却劝说他,家里能顶得住的就三少爷了。
家中现下的生计靠亲家的生意。而亲家的生意必须在自家手中操持,才能为他们家所用。
这……如何能两全其美。
闫欣将他脸上的为难之色看在眼里,恰到好处地提了一句。
“大小姐和二小姐已出嫁。她们虽然是侧室,但夫家都是扛得住事的人。让他们家出面,即便只是为了家中的生意也会保住三少爷的吧。”
于记事却咬牙道:“不成。”
闫欣眼底闪过了一点赞赏,却若有所思地看向于记事,问。
“为何?”
于记事吐了口气,抬起头道:“淑娟最大的愿望是三子能从政。这一趟要是让女婿家将他送去锦衣卫受罚,以三子傲气性子………日后他如何再有颜面在家中立足,我膝下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
闫欣道:“你的两个女儿都在你的二房的帮助之下嫁入了官家。三少爷勤勉,因为庶出的身份性情坚韧较真,你不想三儿子沦落到低他们一等的下场而挫他的锐气。”
于记事道:“淑娟虽然只是我的侧室,但她对我家中人当真是尽心尽力了。我也知道她其实有私心,希望她娘家的生意背后有靠山。可她的靠山只是我啊,我无法保证女婿家会在我儿子出事的时候,完全站在我家这头。”
闫欣心道,这位也是个清醒人,只是还不到能看清真相的程度。原先她以为一个会记挂自己侧室的男人,对正室多少有些亏欠。
但实际上,于记事对正室也是一视同仁。这个家主并没有所谓的嫡庶之分,倒是他的两个后院之人有了等级之分。
于记事这会已经下定了决定道:“不如明日让他自己一个人去锦衣卫赔罪。这个年纪了,家里又是这样的情况,也该要学会自己走了。”
闫欣跟了一句。
“那由我陪着少爷一块去吧,说不定能帮上一点忙。”
于记事一下子焉了,他侧头看闫欣,问:“你?今日已经给你添麻烦了,而且我们还有其他的事要办……”
闫欣道:“不用了。你家的事我大致有数了。明日三少爷的事办妥之后,我就把真相告诉三少爷。要如何处置,便由三少爷自己做决定。”
“我就不再插手了。”
于记事有听没有懂,但有个人陪着他儿子一块去,总比他儿子一个人去好。
他含含糊糊的应下来,片刻后低声道:“只要这次的事能平安过去,于家的财产你可以随便要。”
闫欣第二日清晨陪着于三少到锦衣卫的时候,元硕正巧陪着尤三姐出了盛京城门。
接待闫欣他们的是今日特地留在北镇抚司里的尤灵蕴——相对于元硕,尤灵蕴气场没那么有压迫感。
于三少第一次见到长相如此儒雅,姿态温和可亲的锦衣卫,竟然没机会板脸,就被尤灵蕴客客气气地带进了北镇抚司。
进去之后,于三少回神过来,问:“……昨日来我于家的那位大人不在吗?”
尤灵蕴道:“你问的是元千户吧,他今早陪我女儿去祭天台了。可能要过两日才回来。不过我级别比他高,他的事归我管,所以他不在没事。你的罪我能治得比他更重点。”
于三少冷不丁被他这句话惊吓到腿软……了一瞬。
闫欣伸手扶住他,心道这位尤副指挥使当真玩得一把骗人进来杀的好手。
尤灵蕴往里走了两步,见人没跟上来,便回头,笑吟吟地看着被围在了天井下方的两人,问:“怎么不走了?这儿风凉,里面才好说话。”
于三少哪敢走了,他甚至有点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走,可自己还带了人,而且对方团团把他们围住了,也不是能走的样子。
不走,也不知道会把自己带去哪儿。这儿可是北镇抚司,万一把自己带到传闻中的诏狱里去,自己还能命离开吗?
他忐忑地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人,低声问:“不然,你回去吧,我一个人留在这里就好。你回去就跟我爹说……儿子不孝,家里的家业让他交给姐夫打理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偃偶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偃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