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花想起自己在建筑公司里上班,风吹日晒的下工地,半年半年的也开不了工资,一辈子熬着,也就那样了,弟弟要是有出息考上研究生,她打心眼儿里高兴。
赵小生叹了口气,手指在杯沿上划着圈,一脸为难地说:
“唉!……我是怕读研没人供。爸那边还有老妹老弟要念书,大哥要养家糊口,还得赡养妈妈。我想早点挣钱……”他话没说完,就被自己又咽了回去。
大哥那天跟他说这事,眼睛瞪得溜圆道:
“你就专心念书,钱的事不用你操心,我供你!”
可他怎么能不操心呢?大哥起早贪黑的,多不容易。不过,想到这里,他又对二姐解释道:
“可大哥非让我考研,他说他要供我。我寻思着,读研也花不了多少钱,就说试试……结果大哥又急了,说不能试试,要考就一定考上,让我早做准备。”
“大哥说得对!”赵小花拍了拍他的胳膊,劝着他继续说:
“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考就下狠心。等你考上了,课余时间能勤工俭学,自己挣点零花钱。真要是不够,除了大哥供你,还有我和你姐夫呢,还能让你饿着吗?”
她说着,扭头看了眼梁宇飞,梁宇飞正低头喝茶,听见这话,抬眼看了看赵小生,点了点头,爽朗地说:
“嗯嗯!有困难你就吱声,我们都会帮你的。”
赵小生心里一热,眼眶有点发潮。他吸了吸鼻子,用力点头道:
“那好!有大哥和二姐和姐夫支持,今年暑假毕业,我一定努力考一把试试!”
话一出口,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好像轻了不少。赵小花紧接着又打趣道:
“看看你?又说试试!试什么试?要一定考上研究生!呵呵!”
说着,她呵呵地笑了起来,二弟小生也随着二姐嘿嘿地笑了笑。
姐俩又聊起小时候的事,聊起老家里的亲戚,赵小生说着学校的新鲜事,赵小花听着,时不时插句话,屋里的气氛越来越热乎。几年没见,攒了一肚子的话,好像怎么说也说不完。
中午饭挺丰盛,梁宇飞的父母和弟弟都在,一大家子围坐在炕桌上,盘子里摆着炖肉、炸丸子、炒青菜,还有一瓶红酒,是梁宇飞特意拿出来的。梁父给赵小生倒了杯红酒,老爷子与他碰杯喝了一口,红光满面地,嘱咐小生说:
“小生啊!好好念书吧!将来有出息,给你爸妈争口气。”
赵小生端着酒杯,又跟梁宇飞的父亲碰了碰,酒辣得嗓子发烫,心里却暖烘烘的。轻嗯着答应道:
“嗯嗯!我会努力的,庆叔您就放心吧!”
在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中,吃完了过春节的午饭。下午小生向二姐告辞的时候,二姐硬往他兜里塞了五十块钱,说是给他的零花钱。赵小生推不过,攥着钱往回走时,心里感到热乎乎地,风好像也没那么冷了。
日子过得快,转眼到了正月初六。老家半壁山通了班车,赵小生拎着两瓶山庄老酒,又去了大姐赵小云家。大姐见到他,激动地抱着他哭了好一会儿,说想他想得厉害。
在大姐家待了两天,期间,他又去了姥姥家、分别给姥姥、大舅、二舅和老舅家拜年,每家都坐了坐,说说话,和姥姥也唠了唠家常,这才算把亲戚家都走到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油炸的元宵刚下肚,离别的日子就到了。赵小生收拾行李的时候,母亲在一旁偷偷抹眼泪,一边抹泪,一边往他包里塞着煮鸡蛋,并嘱咐说:
“小生啊!到了学校别舍不得吃,要吃饱。好好学习,听你大哥的话……”大嫂也过来帮忙,把晒干的辣椒和炸好的辣椒油装了一小瓶,塞给小生说:
“食堂的菜没啥味儿道,留你拌着吃,下饭。”
山娃送他去火车站,路上没多说啥,就只是帮他拎着包,步子迈得稳稳的。到了候车室,山娃从兜里掏出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塞进赵小生手里:
“拿着吧!留你路上用,到了学校买点吃的,别亏着自己。”
钱被小生的手攥得发烫,赵小生看着大哥那粗糙的大手,想到大哥就像父爱一样,对自己的关怀备至,心里一酸,眼圈瞬间红了,噙着激动地泪水说道:
“哥!谢谢!谢谢……我!我?”
“我什么我?让你拿着就拿着。”山娃的语气不容置疑,却带着股倔强劲儿,再次叮嘱道:
“到学校好好学,听见没?不是争取,也不是试试,是必须考上研究生。”他拍了拍赵小生的肩膀,力道不轻,像是在传递那种父爱一样的力量。
火车鸣笛进站,赵小生上了车,从车窗里往外看,大哥还站在月台上,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袄,身影在人群里不算起眼,却让他觉得踏实可靠。火车缓缓开动,大哥的身影越来越小,可他挥着手的样子,却清晰得像在眼前一样。
赵小生靠在车窗上,心里头堵得慌,却感觉暖得很。他知道,自己这一路,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走,大哥和家人以及亲人,都在陪伴他一起砥砺前行。火车穿过隧道,窗外的光影忽明忽暗,他攥紧了口袋里的钱,也攥紧了那份沉甸甸的期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两代人的爱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两代人的爱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