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一次大战,我军虽然有损伤,因为战术得当,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损伤微小,对部队编制没有带来任何影响,而且这次激烈的战斗让将士们获得了大规模战斗的经验,战斗力现在处于巅峰。
这次战斗后,这几个政委的工作量一下就增大了,部队基数大工作量也就翻倍的增长,各级的干部都处理战后事项,最后把所有情况都汇总给英杰同志,由英杰写一份战斗报告,和把烈士名字,以及表现出众的战斗人员的名字汇报给上级。
当然部队就没有闲着,部队人数多了,之前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除了维持旅部正常运营的士兵,其余士兵在原来干过木匠的士兵带领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盖着房子。
我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休息,日军想用闪电战的方式快速的实现他们的“大东亚共荣计划”,经过一年的时间,日本计划没有成功,闪电侠变持久战,日军在和我交手时候也是一样,就想快速结束战斗,只要抵住或者分散他们的锋芒,到了战斗拉扯这块他们就不行了。
但是日军进攻武汉,老蒋不敌,率部逃跑,这就让更多的国民党军人对蒋家王朝失去信心。老蒋没能力,正面打不过。
虽然我部主要防区在山区,现在我部是有电台的,消息和上级获取的一样快,有专门的人员对电台传达的内容进行记录。
对于武汉是怎么失守的,这点我还是仔细看过报纸的,除去那些花里胡哨的原因,无非就是武汉失守最直接的打仗原因就是日本人武器太强、打法太凶。
他们飞机大炮管够,完全控制了长江和天空,坦克汽车跑得飞快,兵分三路包抄:北边从合肥压下来,南边顺着长江往西冲,还有一支部队绕到大别山背后搞偷袭。中国军队虽然人比他们多四倍,但枪炮太破旧,重武器少得可怜,各地方部队还经常配合不好。
日本人专门盯着长江边上的关键堡垒猛轰,中国守军拿老式步枪根本扛不住。武汉这地方又是大平原地带,日本人顺着长江水陆并进,跑得比咱们预想的快太多了,最后直接把武汉包了饺子。中国军队虽然拼命拖时间、边打边退,但实在顶不住日本人的铁甲洪流和炮弹洗地,防线还是被撕开了。
这就说明装备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攻城战就会变的简单。
这时候我就想,那些组合起来的军阀无非是一群乌合之众,都是有想当“皇帝”的心,谁也不服谁内斗严重,黄埔的人才,跟这些从地方拉起部队的军阀相比,手腕上肯定不如人家,处处受排挤,这反倒给我一个机会。现在我部的各级军官或者普通将士,彼此已经没有成见,队伍是纯粹的。
老蒋正面不敢死磕,那我也得给校长来个背刺。
那这样我就得为我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们想想出路了,于是我就召集了一个会,把我部黄埔军校毕业的同学都聚集在一起,我也掏出来之前在黄埔军校记录的小本本。
我部基本上哪一届黄埔毕业的毕业生都有,大家坐在一起先聊聊上学时候的雄心壮志,聊聊第一次看见中山先生写的字大家都有什么感想,最后会议让我拉入主题,这些人也有后来从国民党直接率部来投的,大家都评论一下在蒋家王朝那边的同学怎么样。
第一点从黄埔军校毕业以后本心变了的同学,开始贪腐的同学都有谁,第二就是那些一直保持本心却得不到重用的黄埔毕业生都有哪些,这些人里面谁又有真本事。
光我知道的有的将士在和我军打的时候故意放水,怎么打都打不赢,但是在这抗日时期却异常英勇的的同学,大家都谈一下,这会是外辱入侵,人家是想要亡国亡种啊,光咱们一个旅部的力量是不够的。
如果日军在北方或者南方在接下来的战斗取得重大胜利,再次进攻我们可能会调集结大部队。
这会儿我们对于他们就是鸡肋,食之无趣弃之可惜,只要北方或者南方哪个战场日军取得重大胜利,肯定要回头来对付我们,他们再结合之前的教训到时候肯定几倍于我们的兵力,再加上重武器和单兵武器差距,很危险。
虽然这个地方坦克等地面性武器难以发挥作用,我方是没有一点制空权的,如果加上飞机,我们也得战术性撤撤退。
所以咱们就给这些黄埔优秀的将士写信,你认识,他认识那你两个都给他写,你认识好几个那你就给你认识的这几个都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过来投靠咱们部队,最好想办法多带点武器弹药,有条件把物资也带上。
这会是乱世,但是咱们不能乱,咱们要一直凝聚力量。会议时间不长,就让他们去写信去了,相信智慧者会很乐意加入我们。
部队这会还是以处理战后问题为主,和集合大量兵力在盖房子,住帐篷确实是不舒服。
当时在旅部后续的会议上也确定了战略目标,还是得打仗,不打仗物资肯定会短缺,还是原来的三个方向,截断地方南北运送的物资,对敌占区发起频繁的小规模战役,对正面对抗日军的友军给予战斗支援帮助他们打扫战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璀璨将星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璀璨将星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