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翻阅之际,一阵异样的风声引起警觉。叶明迅速熄灭油灯,屏息凝神。果然,祠堂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叶明悄然挪到门后,从靴筒抽出匕首。脚步声在供桌前停下,接着是香炉被移动的细微声响。
石板开启的瞬间,叶明如猎豹般扑出,将匕首抵在来人咽喉——
"是我。"熟悉的声音让叶明急忙收手。借着微弱的月光,他看到父亲严肃的面容。
"父亲?您怎么..."
"测试你的警觉性。"叶凌云点亮火折子,"还不错,但出手还不够快。若真是敌人,你已经死了三次。"
叶明苦笑。这位老将父亲连教儿子都要用实战方式。
"既然来了,正好带你认认这些。"叶凌云指着满室资料,"叶家世代将门,靠的不只是战场拼杀,还有这些..."
他抽出一本泛黄的册子:"比如这本,记录着王振二十年前在边关贪污军饷的证据。当时他为保命,亲手杀了自己的副将顶罪。"
叶明瞳孔微缩。这样的把柄若在适当时机抛出,足以让王振万劫不复。
"还有这个。"叶凌云又指向一幅地图,"崔家在太原的别院下有地牢,关押着几个反对他们的官员。若能救出这些人..."
"就是现成的证人。"叶明接话,心中对父亲的谋划更加佩服。
父子二人在密室中又盘桓了一个时辰,叶凌云详细讲解了各种情报的用途和联络方式。最后,他指着沙盘上几个小红旗:
"这些是我们绝对可靠的人,关键时刻可以托付性命。"
叶明仔细记下位置和名字,发现大多是中下层军官,但位置关键——把守城门、管理武库、负责传令...真正打起仗来,这些人往往比高阶将领更有用。
离开祖祠时,东方已经泛白。叶凌云最后叮嘱儿子:"今日为父会约见几个老部下,你专心盐务,不要轻举妄动。"
"孩儿明白。"叶明郑重点头,"今日我要去见几位盐商,正好试探他们对崔家抛售盐引的反应。"
晨光中,父子二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便明了彼此心意。这场关乎家族存亡的权力博弈,他们已经各自就位。
两月后,阳光透过琉璃窗,在户部衙门的青砖地上投下斑斓光影。叶明手持一叠账册,站在廊下等候李君泽的召见。
两个月来,这是他第七次被"传唤"至户部议事——表面上是汇报盐税征收,实则是与李君泽密商大计。
"叶大人,殿下请您进去。"小太监轻声通传。
书房内,李君泽正伏案批阅公文,见叶明进来,立刻屏退左右。
"表弟,好消息!"太子难掩兴奋,"父皇刚刚批准了郑岩出任西城兵马指挥使的奏请!"
叶明眼前一亮。郑岩是叶凌云的老部下,西城门掌控在他手中,意味着叶秋的边军若南下,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京城。
"王振那些人没反对?"
"怎么没反对?"李君泽冷笑,"那老贼在朝堂上跳脚,说郑岩'粗鄙无文,不堪大用'。但父皇一句'边关老将,正当其职'就堵了回去。"
叶明会心一笑。他舅舅近来越发"偏听偏信",凡是太子举荐的将领,多半批准;而王振推举的人,则常以各种理由驳回。这种看似任性的行为,实则是精心计算的权力转移。
"这是本月盐税盈余。"叶明递上一份特殊账册,"按七三分成,朝廷应得十四万两,我们留六万。"
李君泽快速浏览数字,眉头舒展:"比上月又多了两万?"
"新开的三个盐场投产了。"叶明解释道。
"好。"李君泽取出一卷名单,"来看看我们的成果。"
名单上详细记录着两个月来的人事变动:十二个要害岗位换了将领,其中八个是叶家旧部,四个是太子提拔的寒门军官。
更妙的是,这些调动理由冠冕堂皇——有的因"年迈体衰"调任闲职,有的因"考核优异"获得升迁,让人挑不出错处。
"王焕那个兵部员外郎的闲职,真是神来之笔。"叶明忍不住赞叹。
李君泽得意一笑:"明升暗降罢了。那厮还沾沾自喜,以为攀了高枝。"他指向名单末尾,"不过这几个位置,我们暂时动不了。"
叶明看向那几个被朱笔圈出的名字——北城守将崔琰(崔家嫡系)、禁军副统领卢方(卢家女婿)、武库副总管王晟(王振侄孙)...都是世家牢牢把控的要职。
"不急,饭要一口口吃。"叶明安慰道,"这些位置虽然重要,但我们已经掌控了七成城门和武库,足够了。"
"是啊,不能逼狗跳墙。"太子叹了口气,"昨日王振还威胁说,若我再插手军务,就要联名百官请废太子。"
叶明心头一紧:"陛下什么态度?"
"父皇当庭训斥他'妄言废立',但退朝后..."李君泽声音低下去,"召我去紫宸殿,暗示近期收敛些。"
这微妙的平衡让叶明陷入沉思。皇帝显然在支持太子,但又不能太过明显;他们可以逐步替换将领,但不能触及世家根本利益。就像下棋,既要进取,又要留有余地。
"表弟,军工那边进展如何?"
叶明收回思绪:"新式铠甲月产已达八百套,破甲箭三千支。最可喜的是连弩研制成功,三十步内可连发十箭。"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布,上面绘着连弩的分解图。李君泽如获至宝,仔细研究后突然道:"能不能做得更小些?方便隐藏携带?"
叶明一怔,随即会意:"殿下是想..."
"装备东宫侍卫。"太子眼中闪过一丝锐光,"现在王振的人日夜监视东宫,若有变故..."
"我明白了。"叶明立刻在图上修改几处设计,"缩小尺寸会影响射程和威力,但十步内足以穿透皮甲。"
两人又密议半个时辰,叶明才告辞离开。走出户部衙门时,他注意到街角有几个形迹可疑的商贩,目光不时瞟向衙门大门——毫无疑问是世家的眼线。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