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校阅场,寒风凛冽,扬起阵阵沙尘。
足利义满身着华丽却略显陈旧的戎装,跨坐在一匹矮小的战马上,登上校阅台。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与不甘,手中那把长刀在风中微微晃动,似乎也在诉说着此刻的不安。
校阅台下,密密麻麻的士兵们整齐排列。
人群中,大部分士兵穿着破旧的布衣,手中握着简陋的农具,眼神中充满迷茫与恐惧。
少部分士兵状况稍好,提着锈迹斑斑的刀片,勉强维持着军人的模样;只有三分之一的士兵,身着板甲,手持长弓,透出一股正规军的威严。
足利义满深吸一口气,强装镇定,扯着嗓子喊道:“勇士们!明军悍然入侵我国,霸占我们的土地,欺凌我们的妻儿老小,他们的罪行,即便用尽南山之竹也难以书写!
今天,朕在此决议,御驾亲征,讨伐明军!天照大神定会庇佑我们,护佑我们的家园!板载!板载!”
他一边喊着,一边奋力抽出太刀,刀尖直指天空。
然而,由于他身形矮小,战马也不够高大,长刀卡在刀鞘中,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拔出来,那滑稽的模样与他试图营造的威严氛围格格不入。
台下的士兵们却仿佛被点燃了某种狂热,一个个眼神中透着病态的疯狂,齐声高呼“板载”。
仔细看去,好些士兵的腰间还别着一杆烟枪,那萎靡的神态与此刻的激昂形成鲜明对比。
足利义满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暗自冷笑,他很清楚,这些士兵不过是他拖延时间的工具,死多少人、死什么人,他根本不在乎,他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能活下去。这场“御驾亲征”,不过是他精心策划的一场戏,演给国内的臣民,也演给明军看。
校阅结束后,军队缓缓开赴战场。足利义满则匆忙回到皇宫,关起房门,提笔写下一份亲笔书信。
他的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脸上时而露出紧张的神色,时而又浮现出一丝期待。
写完后,他将信仔细折好,叫来亲信,叮嘱道:“你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李景隆,路上千万小心,不能让任何人发现!”
亲信领命而去,足利义满望着亲信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封信能为自己换来一线生机。
此时的明军营地,李景隆正坐在营帐中,处理着军中事务。
三天后,当他收到足利义满的信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也忍不住颤抖起来。他深知这封信的分量,一旦处理不当,自己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不敢有丝毫犹豫,立刻骑上马,日夜兼程,朝着明军的中军大帐飞奔而去。
赶到中军大帐后,李景隆顾不上休息,连滚带爬地冲进帐中,大声喊道:“末将李景隆携重要情报,参见太子殿下!”
此时,朱标正坐在主位上,神色平静地看着地图。听到李景隆的声音,他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故意装作不知,说道:“九江,这是怎么了?看你风尘仆仆的样子,难道是攻击受阻了?告诉我,我给你调一批军备。”
李景隆听着朱标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更加庆幸自己当机立断将信送了过来。
他跪在地上,声音哽咽地说道:“太子殿下,罪臣万死!倭王给罪臣传信,其中内容罪臣并不知晓。收到此信后,罪臣立刻启程,生怕误了大事。只是罪臣擅自离营,还请太子殿下治罪!”
朱标心中暗笑,看着李景隆那副紧张又诚恳的模样,心中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
这李景隆还是和以前一样,在原则性问题上绝不含糊,话也说得漂亮。
既表明是倭王主动传信,自己没有通敌之意,又强调收到信后未看内容就直接送来,最后还主动请罪,将擅自离营的事情说出来。
朱标笑着说道:“哈哈哈,咱以为是什么事呢!足利义满那家伙想必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一方面大肆征兵,一方面为他自己找活路。咱们这些人,小鬼子也就和你熟悉了,所以找到你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帐中的其他人听着朱标的话,也纷纷跟着笑起来,但笑容中却带着一丝尴尬。
李景隆跪在地上,后背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湿,一动也不敢动。
朱标收起笑容,眼神变得冰冷,冷冷地问道:“东西呢?”
这三个字如同寒冰一般,让李景隆浑身一颤,他慌乱中竟被自己的衣摆绊倒,狼狈地爬起来,从怀中取出信,双手颤抖着递给朱标。
朱标接过信,看着那完好无损的封口,没有立刻拆开,而是抬起头,玩味地看着李景隆,说道:“九江,你说足利义满会和你说什么啊?会用多少钱在你这买命呢?”
李景隆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连忙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喊道:“太子殿下,九江与那足利义满绝无往来,九江绝无二心啊!”
朱标看着李景隆那副惊恐的模样,心中暗暗摇头,轻轻将信扔进火盆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