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嬴政:夜半召人议事?朕的阿房宫设计师也常如此抱怨
【唐朝】李世民:汉武帝竟知民间物价?朕要命史官记下此法
【明朝】朱棣:这刘彻颇懂经商之道,来人!把郑和的账本拿来
卯时的上林苑薄雾氤氲,我抱着羊毛毯滚到榻边,试图用鸵鸟战术对抗现实。偏偏寝殿外传来小黄门带着哭腔的催促:“清瞳姑娘,陛下说您再不起,就让虎贲军来跳《小苹果》...”
清瞳“噌”地坐起来——刘彻怎么连这个都学会了?!
事情要追溯到昨天深夜。当我顶着困倦给皇帝解释“广场舞是中老年妇女...啊不,是全民健身运动”时,他眼里闪烁的光芒让我瞬间清醒。此刻站在晨露未曦的演武场,看着列队整齐的羽林郎和满脸好奇的嫔妃们,我悔得肠子都青了。
“爱卿——”刘彻穿着改良版骑射服走来,金冠在晨曦中晃得人眼花,“朕已按你说的,把鼓乐师都找来了。”
清瞳望着场边那排编钟、建鼓、埙组成的“大汉乐队”,艰难开口:“陛下,我们其实只需要节奏感强的...”
“不够热闹?”刘彻挑眉,“把战鼓也抬来!”
【宋朝】赵匡胤:用战鼓配舞?比朕的宫廷宴乐还铺张
【清朝】乾隆:朕的《十全武功》庆功宴都不敢这般阵仗
当三丈宽的牛皮战鼓被八个壮汉扛进场时,清瞳彻底放弃了抵抗。在战鼓沉闷的咚、咚声中,清瞳硬着头皮教最简单的十六步。
“各位请看,先迈左脚...不是同手同脚!”我看着顺拐的卫子夫,憋笑憋出内伤。这位以贤德着称的皇后正手忙脚乱地踩自己的裙摆。
“清瞳姑娘,”刘彻突然打断,“你家乡的舞蹈...都这般...”他斟酌用词,“朴实无华?”
我望着他腰间佩玉叮当作响的华丽阵仗,灵机一动:“陛下可知什么叫‘C位出道’?”
半刻钟后,全场震惊地看着皇帝陛下站在最前方,手持青铜剑领舞——虽然动作像在指挥千军万马,但配上《诗经·郑风》的吟唱,竟意外地和谐。
“陛下!”太常卿捧着竹简狂奔而来,“此非礼乐...”
刘彻舞剑转身,袖袍翻飞:“朕改的就是礼乐!”
【唐朝】李隆基:若与玉环的霓裳羽衣曲结合...
【三国】曹操:快!记下这阵法,操练水师时用!
当太阳完全升起时,上林苑出现了旷世奇观:羽林郎们喊着号子跳军阵舞,嫔妃们甩着水袖走猫步,几个老臣躲在树后偷学,还有个乐师即兴唱起了rap版的《上林赋》。最绝的是卫子夫,竟带着宫女们排出了“千年等一回”的蛇形队列。
“清瞳姑娘,”刘彻额角沁汗,眼睛却亮得惊人,“此舞可能用在秋祭大典?”
清瞳看着他身后那群把祭祀舞跳成团体操的官员,谨慎提醒:“陛下,要不要先解决诸位大人抢C位的问题...”
话音未落,丞相和太尉为谁该站第一排已经快打起来了。最后刘彻大手一挥:“按官阶轮流站中间!”——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轮C制”诞生了。
【明朝】朱元璋:胡闹!祭祀乃国之大事
【晋朝】司马炎:朕觉得可与曲水流觞结合
早膳时间,庖厨呈上的点心都做成了舞俑造型。清瞳咬着“飞天舞女”模样的蜜饵,听刘彻兴致勃勃地规划:“朕要在各郡设‘乐府广场’,令百姓...”
“陛下!”清瞳呛得直咳,“广场舞的初衷是强身健体,不是全民汇演啊!”
他若有所思地转动酒樽:“那张汤今早递了章程,说要给领舞者发‘舞师证’。”
清瞳眼前一黑。想象着张汤冷着脸考核大妈们:“动作不齐,流放朔方!”
【秦朝】李斯:此证当由廷尉府统一核发
【汉朝】张汤:已拟定《舞师资格律》三章
果然,午后张汤就带着竹简来找我。看着《群众聚集活动管理办法》里“凡三人以上共舞需报备”的条款,清瞳试图挣扎:“张大人,若是即兴起舞...”
“那便按‘突发性群体事件’处置。”他面无表情地翻开另一卷竹简,“另,姑娘提议的‘广场舞大赛’,下官以为奖品不宜过重。”
清瞳凑过去一看:《关于上林苑舞蹈会演奖励标准的请示》里写着“头名赐金千斤,绢百匹”——这够买长安城半条街了!
经过激烈辩论,几人最终达成协议:改发镀金纪念牌和“御赐广场舞宗师”锦旗。张汤临走前还叮嘱:“清瞳姑娘切记,莫要教陛下霹雳舞。”
我:“...”您连霹雳舞都知道?!
【唐朝】狄仁杰:此案当移交大理寺复核
【宋朝】包拯:舞者争执本府可调解,但展护卫不准参赛
傍晚发生件趣事。清瞳在排练时,有个西域使节路过,看得目瞪口呆。刘存故意问:“贵国可有此舞?”那使节操着生硬汉语答:“我国只有...扭脖子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祖宗您好,我是你们的娃!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