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大概是春节期间被闷坏了,一接到乔菁菁的召唤,立刻吩咐府里十多个小厮分头行动,去找他安排的商队成员住处。
接着又直接去了侯爷书房,
“源儿,当真这般着急?”
陆源点头:“外祖父你相信孙儿,我这消息可是永定县主写信告诉我的,千真万确。”
冯远程想起那张年轻又淡然的脸庞,微微颔首。
爷孙俩聊了半小时后,陆源从书房出来直奔皇宫去了户部。
冯远程则招来管家,立刻派人去自家庄子上做些安排。
陆源到了户部,找到蒋聿明,将乔菁菁交代的事情一五一十说明。
蒋聿明对于乔菁菁的建议十分上心,没有一丝怠慢,当即组织下属开紧急会议,着手商议对策。
而冯远程这边,管家很快安排好人去庄子。庄子上的佃户们接到通知后,迅速行动起来,清理仓库、准备农具、规划土地。
还在地面稍软些的区域挖了个巨大的河,庄子里又新造了地窖,收集了许多冰。
他们虽不知具体要做何事,但都知道侯爷和小公子的安排必有深意。
陆源在户部忙碌了许久,直到傍晚才回到府中。
为了明日能早点出发,他去了仓库,把店里热卖的商品都搜罗到了储物袋,直至袋子装不下才心满意足回了侯府。回府前又找到江旭辉,交代了店里的事情。
第二日果真如愿出了门。有了摩托电车速度快了不少,2日便行了700公里。
澹台舟这边则正在商议7万俘虏究竟该如何安置。
有人主张将俘虏充作苦力,有人则担心引发反抗,商议陷入了僵局。
乔菁菁为此列了份计划,这些人很难断定全部忠心,她打算分支而治。
简单来说就是将队伍打乱,分散开,7万人分成几十个小队。每个队伍只一千余人,这样既能保证有一定的劳动力,又不至于凑在一起被有心之人策反。
至于安置问题,就更简单了。陆源既然已经过来,那么不日燕梁两地的贸易很快就要开始,这些都是需要人的。
另外灾后重建、荒地开荒、造工厂这些都可以安排他们去做。
乔菁菁将计划递给澹台舟,澹台舟看后眼前一亮,点头称赞:“此计甚妙,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俘虏安置难题,又能为燕梁发展增添助力。”
当下便安排人按照计划行事。
而此时,陆源带着满满一储物袋的商品,终于赶到了燕地。
他马不停蹄地去见乔菁菁,将京中的情况详细告知。
乔菁菁得知户部已开始商议对策,心中稍安。
两人又一同商讨燕梁贸易的具体事宜,决定先从一些日常必需品和特色商品入手。
与此同时,被分散开的俘虏们开始陆续被安排到各个岗位,虽然心中多有不满,但在严格的管理下也只能乖乖做事。
打一棍子给颗枣,这道理乔菁菁很懂。
在大家卖力干活的时候,她向这些人承诺,三个月后只要真心归梁并且表现不错的,可以将亲眷接到身边,她会为这些家眷提供活计,不用担心养不活家人。
单身的小伙,若愿意成亲的,她会着人安排联谊活动,给大家相看的机会。
当然,这些事她一个未出阁女子不方便出面,就由彭城、襄城等地的郡守夫人来张罗。
此承诺一出,俘虏们顿时有了盼头,干活也更起劲了。
乔菁菁趁热打铁,又让陆源拿出储物袋里的商品,在俘虏们面前展示,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工作,以后都有机会用劳动所得换取这些东西。
而燕地的百姓看到这些新奇的商品,也都十分感兴趣,纷纷询问购买事宜。
乔菁菁和陆源便顺势在燕地集市上摆起了摊位,做起了贸易的试点。
另一边,户部那边商议出了初步的贸易政策,派人快马加鞭送到燕地。
乔菁菁和陆源根据政策进一步完善贸易方案,准备大干一场。
那些被安排到各个岗位的俘虏,在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后,也逐渐打消了心中的抵触情绪,开始真心融入梁地的生活。
燕梁两地的贸易在众人的努力下,如同一颗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大小姐,你看啥呢。”陆源满头大汗从外面进来,一屁股坐下来后,朝乔菁菁伸手:“快给我来罐快乐水。冰的!”
乔菁菁头都没抬,隔空从空间拿了一罐冰可乐给他。
陆源见她看的认真,凑过来一起看。
“这不是讲药理的吗,你什么时候对这个感兴趣了。”
乔菁菁嗯了一声,“前些天整理资料,发现挺有意思的。”
咔哒,
打开罐罐猛的喝上几口可乐,陆源舒服的打着嗝,道:“怎么样了,需不需要陆老师辅导啊?”
差点忘了,这家伙之前为了开药店考过执业药师,对中西医药都很了解。
“把你这项技能给忘了。要不你去趟书院,找一下郭先生,她对药理方面也是刚入门,你去帮一把。”
陆源比了个“OK”,道:“没问题,这种事情小菜一碟。”
到了华西书院,陆源犯难了,刚才忘记问郭先生的特征,也不知道这老先生多大年纪,个高个矮,不过没关系,书院就这么几个人,问就是了。
这会儿正是午休时间,因着天气不错,难得的暖阳,有好几个学子在院子里摆上书桌,拿出纸笔练字。
暮色未至而春意将倦,斜阳穿过三重雕花槅扇,在青砖地上烙出流动的菱形光斑。
风过时,蔷薇花掀起一阵清香,郭娉婷正在教学生书写药名,月白襦裙沾染墨香也浑不在意。
“这位同学,请问郭先生在吗?”
郭娉婷抬眸,霎时撞进一片琥珀色漩涡。
喜欢谁懂啊,手握高配制空间穿越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谁懂啊,手握高配制空间穿越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