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武二年,即西历一六六八年十月,倭国本州岛和四国岛陷入了绝境。田间能收割的庄稼愈发稀少,饥饿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驱使着百姓铤而走险。各地烽火渐起,社会秩序摇摇欲坠。
大明征倭大将军杨三水,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这一切,在他眼中,倭国这颗 “果实” 已然熟透,正是动刀收割的绝佳时机。
杨三水一贯冷硬刚强,甚至带着一丝旁人难以理解的癫狂,但此时,他的心中却满是按捺不住的热切,毕竟,这将是一场足以改写历史的灭国之战。
大明海军三万余精锐将士,陆军十五万余强军,早已枕戈待旦。他们满怀壮志,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在这片异国土地上建立不世功勋。
然而,就在万事俱备之时,一群不速之客却打破了平静。这些家伙可不是什么善茬,而是带着满满恶意与贪婪的恶客,为首的正是号称 “海上马车夫” 的荷兰。
荷兰,凭借着 “东印度公司” 这种军商结合的独特体制,在亚洲维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
他们不仅拥有一支令人生畏的海军舰队,还在多地驻扎了规模不小的陆军,甚至利用东南亚土人组建了数万雇佣军。
长期以来,他们在亚洲肆意攫取着巨大利益,巴达维亚、马六甲这些战略要地尽入囊中,就连台湾也曾长时间被其掌控。
在荷兰人眼中,亚洲的土着国家野蛮、愚昧且落后,凭借着强大的舰队和先进的火器,只要是他们看上的海陆要点,都能肆无忌惮地霸占。
曾经,大明和郑家是他们在亚洲扩张的巨大阻碍。但随着满清入关,大明覆灭,荷兰人以为心头大患已除。
西方人虽野蛮,却通过传教士对满清做了深入研究,得出结论:
愚昧的入侵者将使东方巨人无限沉沦。他们满心热切地憧憬着,等待庞大的东方帝国沉沦衰弱,好迎来最佳的 “撕咬” 时机。
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美好的幻想如泡沫般轻易破碎,那个令西方恐惧的大明竟绝处逢生。
它重新复兴,以雷霆之势剿灭了满清。这可让西方列强坐不住了,他们组织了第一次集体干涉行动,在福建、广东协助满清袭击归顺大明的郑家,妄图让东方帝国继续深陷愚昧的泥沼。
可惜,他们功败垂成。以荷兰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军遭受重创,最终只能抛弃满清,灰溜溜地逃走。
可更让西方列强万万没想到的是,复兴后的大明与他们记忆中的大明截然不同。大明不再仅仅困守大陆,而是对浩瀚大海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个古老的中央帝国,复兴后所迸发的力量恐怖至极。短短数年,便组建起一支能横行亚洲海面的强大舰队。
而作为横行东亚的老牌海盗,同时也是海军世家的郑家,毫不犹豫地投入大明朝廷的怀抱,更是助力大明海军迅速成长壮大。
此后,大明如同一只觉醒的猛兽,赤红着双眼,对海洋露出嗜血獠牙,开始撕咬那些愚昧落后却满地财富的沿海小国。
大明不仅占据缅甸设立宣慰司,还分裂、扶植南越和北越建国,不断向外辐射影响力。
发展到如今,大明的目标对准了倭国,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 逐步霸占东亚、东南亚最紧要之处,独吞海上利益。
西方列强惊恐地发现,自己原本的丰盛宴席,眼瞅着就要被大明连餐带桌一并端走,于是他们理所当然地急红了眼。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范?德?维尔德,身材高大,脸庞棱角分明,眼神中总是透着贪婪与野心。
他正是这次 “干涉军” 的发起者。在他的串联和组织下,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宿敌放下仇恨与龃龉,联合了起来。
列强们第一次同仇敌忾,不计前嫌地组成了一支庞大的陆海队伍,自信心再度爆棚,气势汹汹地前来 “调解”所谓的“华倭矛盾”。
杨三水的 “收割大计” 被这群恶客打断,近在眼前已被剥夺得精光的倭国却不能立刻收入囊中,他心中的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当下便琢磨着该如何 “招待” 这帮西方蛮夷。
谈判桌上,气氛剑拔弩张。范?德?维尔德走在最前面,身着华丽制服,头戴三角帽,身后跟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使者。
见到杨三水后,他微微鞠躬,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尊敬的大明将军,我们此次前来,是希望能调解和平息大明与倭国两国间的冲突。”
杨三水闻言,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戳破对方的虚伪:“倭国本是我大明的藩属之地,何来两国之说?你们关心的,恐怕不是平息冲突吧?”
西班牙使者佩雷斯按捺不住,向前一步,大声叫嚷道:“你们大明独自占有倭国,这不符合公平原则。”
“我们在东亚经营多年,有着诸多利益,绝不能被你们忽视!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了大量资源,贸易往来频繁,不能因为你们大明的介入,就断了我们的财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