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大喜,躬身施礼:
“此计大妙!只是面圣时不可贸然提及,以免惹祸。”
孙悟空道:“老孙自有分寸。今夜先将这些孩童移出城去,教他明日无药引可取。”唐僧连声称善。
孙悟空吩咐八戒、沙僧守护师父,自己来到空中,念动真言。
叫声“唵净法界”,把城隍、土地、社令、真官,以及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神,都拘到空中,众神施礼道:
“大圣,不知深夜相召,可有急事?”
孙悟空说明原委,命众神将全城鹅笼连带孩童一并移出城外,安置在山林深处,好生照看。
众神领命,各显神通。
顿时满城阴风骤起,惨雾弥漫。
家家户户的鹅笼在神不知鬼不觉间被摄走。
孙悟空回驿馆报信,唐僧感激不尽,师徒四人方才安歇。
次日清晨,唐僧准备入朝。
孙悟空变作蟭蟟虫,藏在师父帽中。来到朝门,黄门官通报后,国王宣唐僧进殿。
只见国王面容憔悴,精神萎靡,说话有气无力。
唐僧献上文牒,国王勉强用了印。
正要问话,忽报国丈到来。
国王忙下龙床相迎。
唐僧侧立一旁,见一老道大摇大摆上殿。
但见他:
头戴淡鹅黄云锦巾,身着沉香色鹤氅。
腰系三股攒绒带,足踏云头履。
手拄九节盘龙杖,胸挂团花锦囊。
面如美玉,须发苍然。
金睛似火,长眉入鬓。
步履生云,香雾缭绕。
那国丈来到宝殿前,根本不行礼,昂首挺胸直接走上殿来。
国王欠身道:“国丈仙驾,今天这么早降临,真是欣喜。”
就请其在左边的绣墩上坐下。
唐僧上前一步,躬身合十道:
"国丈大人,贫僧有礼了。"
那国丈端坐绣墩,纹丝不动,只将拂尘轻摆,转头问国王:
"这和尚从何而来?"
国王忙道:"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今日特来倒换关文。"
国丈捻须长笑:
“西方之路黑漫漫,黄沙蔽日,妖魔横行,有什么值得你舍生忘死前去?”
三藏正色道:
“阿弥陀佛。西方乃极乐胜境,金光普照,八德池中莲花盛开,如何不是好去处?”
国王听得入神,忍不住探身问道:
“长老既为佛门弟子,朕有一问:修行佛法,真能超脱生死,得证长生否?"
唐僧合掌应道:
"陛下,修行佛法,重在明心见性。若能万缘放下,诸法皆空,自然超脱轮回。"
国丈不待唐僧说完,便拂袖冷笑:
"好个'万缘放下'!你佛门终日枯坐,谓之参禅,殊不知这恰是作茧自缚!"
唐僧从容应道:
"非也。大智闲闲,在无生无灭中得大自在;真机默默,于寂灭清净中见真如。心净则智慧明照,性空则万境皆清。"
"空谈!"
国丈拍案而起,
"你佛门终日说空,却连自己的臭皮囊都要脱去!岂知我道门修士,采天地灵气,取日月精华,炼就金丹大道,方是长生正途!"
"道长所言差矣。"唐僧微微摇头,
"执着肉身,反成桎梏。若说采阴补阳,更是入了邪道。唯有放下执着,清净自性,方是正道。"
国丈仰天大笑:
"好个清净自性!你可知我道门神通?携箪瓢访仙山,采百药济世人。摘仙花为冠,折香蕙为席。歌可动九霄,舞能惊鬼神。炼阴阳而结丹,运水火以成胎。二八阴消时若恍若惚,三九阳长时如杳如冥。这才是与天地同寿的真法门!"
唐僧肃然道:
"道长所言,尽是外在功夫。我佛门修行,重在内心觉悟。行善布施是功德,持戒禅定是根本。不执着于形相,不贪恋于长生,方能得大自在。"
"荒谬!"
国丈戟指喝道,
"你佛门终日说寂灭,不过是逃避现实!涅盘之后留下一具臭皮囊,算什么超脱?哪像我道门修士,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满朝文武听得如痴如醉,但见:
佛道交锋处,真机各显扬。
一个说寂灭,一个论阴阳。
空有难相契,虚实自成章。
满朝皆侧耳,唯闻语铿锵。
国王听得眉飞色舞,连声喝彩:“好个'惟道独称尊'!国丈高见!”
众官员纷纷附和,殿中尽是赞叹之声。
三藏见众人皆倾向国丈,不禁合掌默然,眼中流露出悲悯之色。
国王又叫光禄寺安排素斋,款待那远来的僧人,然后送出城西去。
三藏谢恩退下,刚下殿,往外正走,孙悟空从帽顶上飞下来,落在三藏耳边道:
“师父,这国丈是个妖邪,国王受了妖气。你先去驿站中等斋饭吃,等老孙在这里听听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截教女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洪荒:截教女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