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楼递信?秦文略感诧异。冯五寻常有事都是亲自来报,鲜少假手书信。冬雨放下那张薄笺便匆匆退下,小丫头自跟了秦文,身份几变,倒愈发谨慎起来。
秦文拆开信,是沛县县令赵开瑞手书,邀他今日务必往晋城百川书院一晤。信中言及,远景先生已先行一步,若秦文今日得空,望速至;若不得,则明日务必相会。
一夜苦研那玄奥羊皮卷,秦文只觉头重如裹铅。去晋城?也好。正好试试工坊新制的四轮马车——胶皮轮子裹着铁毂,底下装了簧片减震,跑起来比寻常两轮车平稳太多,更兼车厢宽敞,正适合路上补眠。晋城距太福祥镇一百二十里,马车疾行亦需一日光景。
他提笔速回一笺:“赵大人台鉴:文今日即启程,傍晚当抵晋城,书院面晤。” 叫人速送前楼。
稍作收拾,辞别了周冷月,便带着丁南等几名护卫,并执意要跟来伺候的冬雨,登车启程。
车轮辘辘,碾过干燥的官道,扬起细白的尘土。车厢内确如秦文所料,颠簸大减。他倚着软垫,再次摊开那卷沉重的羊皮,目光在那些扭曲如蛇形的符号和无法辨识的音节标注上艰难巡梭。
困意终究战胜了求索之心,眼皮渐渐沉重,羊皮卷上的符号仿佛在昏暗中游动起来,交织成一片光怪陆离的梦境,尽是风雨雷电、百兽低语、大地龟裂之象。
“东家,东家,醒醒!到了!”冬雨的声音穿透混沌,将他唤醒。
秦文揉着发胀的额角,撩开车帘。暮色四合,晋城巍峨的轮廓已在眼前,城门处人影稀疏,确是将闭未闭之时。
“竟睡了这么久?”他嘟囔着,前世坐高铁的概念一闪而过,随即被眼前的现实取代——这四轮减震马车,已是这时代能给他的最快“高铁”了。
车在城门前停下。冬雨眼尖,指着不远处:“东家,赵大人派了人在门口候着呢!”
一名皂隶小跑上前,恭敬行礼:“可是太福祥秦东家?赵大人与两位先生已在百川书院恭候多时了,特命小的在此引路。”
马车穿过略显萧索的街巷,最终停在城西鸡鸣山脚下一片占地颇广、却透着破败之气的建筑群前。
门楣高悬“百川书院”四字匾额,漆皮剥落,字迹却透着一股孤峭的筋骨。
石阶高耸,两侧石狮饱经风霜,鬃毛都模糊了棱角。台阶上,赵开瑞、远景先生,以及那位曾对商贾颇为不屑的百川先生,竟都候在那里。
秦文连忙下车,疾步上前抱拳:“二位大人脚程真快,倒显得秦文惫懒迟到了。”
赵开瑞笑着还礼:“哪里哪里,秦公子贵人事忙,我等也是刚到片刻。”
百川先生面色微赧,上前一步,对着秦文竟也郑重一揖:“秦公子驾临,敝院蓬荜生辉。先前…先前是老夫迂阔,不识真才,多有怠慢,还望公子海涵。” 话说得磕磕绊绊,显是放下清高姿态,内心挣扎不小。
秦文心中了然,定是那首“定风波”的后劲。
他坦然一笑,侧身避开半礼:“百川先生言重了。过往云烟,何足挂齿?倒是秦文叨扰,还带了点粗陋吃食。如蒙不弃,趁此良夜,就在书院之中,借先生宝地,浅酌几杯如何?” 他回头吩咐冬雨,“把带来的东西都搬下来。”
“秦公子,酒可喝!” 远景先生是个爽快人,大笑着接口,“但若再提作诗填词,老夫这把老骨头可要散架了,今日只论杯中物!”
秦文暗松一口气:“正合我意,今日只谈风月…哦不,只谈酒肉!”
一行人穿过书院大门。内里远比外面看着更为空旷破败,屋舍倾颓,杂草丛生,唯有些许灯火在远处零星亮着,透出读书人的清苦。
百川先生引着众人来到东侧一处稍显齐整的小院,是他私人居所。车马自有仆役引去安置。
院中青石桌凳冰凉。秦文示意冬雨点上带来的粗大蜡烛,又拿出几个精巧的玻璃灯罩,轻轻罩上。
霎时间,柔和明亮的光晕笼罩了石桌,将烛火摇曳的昏黄驱散大半。
“这…这是何物?” 百川先生盯着那晶莹剔透、毫无杂质的玻璃罩,眼睛瞪得溜圆,几乎忘了待客之礼。
烛火常见,但如此纯净透明、能将光芒聚拢放大的器物,简直闻所未闻!连赵开瑞和远景也啧啧称奇,忍不住伸手去摸那光滑冰凉的表面。
冬雨带着护卫,手脚麻利地将食盒打开。喷香的烤鸭皮色油亮,整只的烧鸡透着诱人的焦黄,熏鱼咸香扑鼻,切得薄如蝉翼的羊头肉码得整整齐齐,还有几样精致的时蔬小点,瞬间摆满了石桌。浓郁的肉香霸道地弥漫在书院清冷的空气中。
百川先生喉结滚动了一下,看着满桌丰盛,再看看自家厨房里那碗寒酸的青菜豆腐,一股巨大的感激与庆幸涌上心头。
他轻轻叹气,对着秦文,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诚挚:“秦公子至诚君子,解我书院无米之炊,老夫…老夫铭感五内!此情此谊,百川书院记下了!” 这顿饭,保全了他作为书院山长最后的体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梁神秘巨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梁神秘巨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