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朱厚照传内阁阁臣入宫议事,朱厚照拿出谷大用奏报虏情的奏本,伸手递给毛纪道:“这几日我未看奏本,昨日送来本子里,陕西巡抚衙门、都司衙门并许泰、谷大用奏报,说鞑虏引兵过河,侵犯内地,这事情是如何,尔等如何计较?”
毛纪身着常服,玉带横腰,趋步向前时已见皇帝面色沉肃,心下暗忖:昨日递牌子请见未得允准,想是皇上因南苑围猎兴犹未尽,今日却单召我等议边事,须得将前日与王琼商酌的方略细细陈来。遂双手接过奏本,垂目浏览间,眉头微微皱着,想着是思考对策,片刻后便开口道:“自宁夏失事后,臣每念及边备,常夜不能寐。鞑虏引兵渡河,乃自甘肃洮河而来。且边外的番族,本分熟番生番,往日只道防个番贼便罢,谁想鞑虏竟被火落赤勾引来。”说到此处,偷眼觑见皇上指尖轻敲御案,知是要听要害,忙续道:“如今虏酋声言内犯,怕是虚张声势,实则抢番财物,却又防我朝救护 ——”
“这些番人难道不是朕的子民?祖宗开拓的疆土,竟教这些混账官弄成这般模样!” 朱厚照突然打断,玉虎放在奏本上一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前些日子宁夏有乱,乃种勋、庆王事,不过这些封疆大吏平日受朝廷重托,却只知事后奏报,可见边备早成虚设!想皇祖时,哪次边事失事不重处督抚,如今法度何在?”
毛纪手中奏本微微发颤,忽记起皇帝最近对甘肃、宁夏的边将调动,心中揣测出皇帝的用意,无非想通过边事惩罚几个文臣罢了。忙低首作揖道:“陛下这话说得边臣心服口服。兵部责许泰严肃练兵,重整防务 ——”
“选将?” 朱厚照冷笑一声,从御榻上起身,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脸上,看似温暖,语言却是冷峻,“朕看那些抚臣,平日轻贱武将,稍有功劳便往自己身上揽,出了差错就推给底下人。毛先生你说,文臣武将各有职掌,难不成临阵杀敌也要文官去舞刀弄枪?”
毛纪见圣言及此,知是前日科道官弹劾了许泰之事触了圣怒,忙斟酌道:“论职掌,抚臣原是调度,临阵还需武官。只是...”见皇上负手走到窗前,又道:“古来如杜预、诸葛亮,虽为文臣却能将兵,可见人才贵在得用。”
朱厚照忽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亮色:“毛先生说的在理,朕也是这个意思,如今抚臣若真能如杜元凯般运筹帷幄,何愁边事不靖?抚臣之中倒有一人,那陈九畴能文能武,不过...” 话锋一转,声音沉下来,“他本性生事,只是不知道谋略。西北事情复杂,只有谷大用那三千人外四家的兵马看着,也不大行,而且近年来款贡不断,边将久疏战阵,真找个能带兵的也找不出。”
毛纪见皇上问及将才,忆起皇帝已经批准南京后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杭雄挂平羌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地方,忙道:“不久前,南京守备,魏国公荐了杭雄,臣观其才,确能胜任,只是年近花甲...”
朱厚照抬手止住他的话:“这不论他年老,只要有谋略。”话说完又看向王琼、张仑道:“当年赵充国七十挂帅,仍能屯田破羌,只要有谋略,便是白发将军又何妨?我说对么?”
众人见见皇帝将杭雄与赵充国作比,知圣意属意起用旧将,忙不迭称是,张仑更是笑道:“将在谋不在勇,圣见高明,非臣等愚昧所及。”
朱厚照叹道:“朕深居九重,边事全赖卿等操劳。如今边备废弛非止陕西一处,看来还须得差遣得力大臣前去整顿。军伍缺额、钱粮亏空,都要一一理清。”
众人心中无不嘀咕,当时让杨一清回京,便留了谷大用和许泰二人,许泰以都督身份巡视陕甘,又兼任了宁夏总兵官,如今让杭雄去了宁夏,许泰这临时宁夏总兵的身份自然就去了,如今皇帝有意择一能臣去陕甘,大概率还是要替补杨一清的角色。
王琼道:“臣等回阁中商议,定当根据圣意推举大臣,臣乞择臣此去经略,当重其事权,使各边声势联络,庶便行事。陛下容臣等撰拟传帖,恭请圣裁施行。”
朱厚照点点头道:“这是自然。”
夏言道:“如今丈田在即,臣认为还是让边镇是安静为主。”
朱厚照坐回榻上道:“怎么个安静法?树欲静而风不止,我想安静可是鞑虏会让他安静吗?”
夏言便道:“如今谷太监在陕西坐镇,筹备支援,许泰巡视三边,不使军事日渐废弛,不如差科道巡视。”
朱厚照道:“巡视是常差,差一大臣乃是特例。”
夏言便道:“陛下圣明。”
毛纪便道:“夏学士此语是也是惯例,臣等不负陛下所望,细心挑选。”
秦金也道:“边疆事为重,臣等细心挑选不负前宋旧事。”
张仑道:“我朝与前宋事不同,宋时中国弱,夷狄强,今陛下整备军务,我朝不弱。”
朱厚照闻言心中叹道:“拉倒吧,还没干嘛就开始打我这新京营的主意了,就这万把人拉出去估计就是当炮灰,我有心用,杨一清也不同意啊,这次练兵多长时间,要想胜利,也是先小胜慢慢积攒大胜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是正德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是正德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